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題西林壁關於寫作的詩句

題西林壁關於寫作的詩句

1.題西林壁的全部詩句

題西林壁的全部詩句: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壹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壹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郁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版本壹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版本二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看山總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創作背景:

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幹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壹峰壹嶺壹丘壹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壹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壹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壹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1-3]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2.題西林壁的詩句

名稱《題西林壁》作者蘇軾

體裁七言絕句

年代北宋

這首詩,是蘇軾在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的西林寺時的作品。其實,十幾天前他剛入廬山的時候,曾寫過壹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風趣地說,第壹次見到廬山,好象遇到壹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後就得常來常往。於是他 “往來山南北十余日”最後寫出這篇歌詠廬山的名篇。

編輯本段

作品原文

題西林壁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1]

編輯本段

註釋譯文

註釋

(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2)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從側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識:認識;清楚。(註:這裏不是看清楚,沒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

(6)緣:同“原”,因為;由於。

(7)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譯文

從正面看廬山的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詩人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是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1]

作品鑒賞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幹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心中所想)。為什麽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壹峰壹嶺壹丘壹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壹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壹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壹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1]

3.題西林壁詩的詩意

釋義: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都呈現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原文: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擴展資料

壹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

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辟的壹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壹首好詩。

4.題西林璧的詩句

題西林壁宋-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對後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於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於從常見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2.橫看——從正面看,從山前山後看,山橫在眼前,所以說橫看.廬山總的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3.側——側看,從側面看,從山的壹端——南端或北端看.4.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來就是瀏覽勝地.5.緣——因為.在眾多的歌詠廬山的作品中,蘇軾的西林寺題壁詩與李白《望廬山瀑布》同樣著名.但兩首詩的藝術構思卻大不壹樣:李白通過香爐峰瀑布壹處景色的描寫,烘托廬山的磅礴氣勢,激發人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蘇軾則沒有描寫具體景特,而是概括抒寫瀏覽廬山的總印象,從中揭發壹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於形象或感情,而在於富有理趣.面對雄偉壯麗的廬山,詩人不勝感嘆地說:從正面看廬山,它是壹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壹座高聳的山峰.妳再從不同距離、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現在妳眼前的廬山,都是各種互不相同的形象.我們為什麽不能確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此山裏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緣故啊.“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自在此山中”,難道詩人所說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廬山壹座山嗎?普天下山山嶺嶺,哪壹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勢互不壹樣?宇宙間事事物物,又何嘗不是立腳之點有別,觀察結果各殊呢!對於壹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裏面,就會不見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這就是壹句格言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詩寫得巧妙別致,深入淺出,充滿智慧,我們讀過以後,仿佛自己也聰明了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