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後生的詩句 1. 表達“置自己與死地而後生”的詩句
1、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出處:《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朝代:唐
作者:劉禹錫
譯文:回來物是人非,我像爛柯之人,沈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逢春。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出處:《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朝代:宋
作者:陸遊
譯文: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壹個山村。
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處:《題西林壁》
朝代:宋
作者:蘇軾
譯文: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4、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出處:《雜詩》
朝代:唐
作者:無名氏
譯文: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5、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出處:《題西林壁》
朝代:宋
作者:蘇軾
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2. 勉勵後生的詩(詩余亦可),多多益善~~
七、憶秦娥十首
1.言 誌
誌難挫,
鷹擊長空萬裏闊。
萬裏闊:
力挽北鬥,
氣吞日月。
青山座座皆巍峨,
壯心上下勇求索。
勇求索:
披荊斬棘,
赴湯蹈火。
2.少 年
天將晨,
雷聲滾滾震忠魂。
震忠魂:
傾灑熱血,
造福萬民。
熊肝虎膽尚鑠今,
捷報紛飛傳佳訊。
傳佳訊:
今日少年,
明朝偉人。
3.中 年
天將午,
鵬程萬裏任崎嶇。
任崎嶇:
文能降龍,
武能伏虎。
百萬壯士從天出,
奮臂為我擊天鼓。
擊天鼓:
摧枯拉朽,
勢如破竹。
4.老 年
天將暮,
憑欄望斷天涯路。
天涯路:
日薄西山,
大江東去。
動如流水靜如玉,
天公勸我天邊住。
天邊住:
瑤臺壹夢,
大徹大悟。
5.送 年
北風寒,
北風南去何時還?
何時還:
才棄孤帆,
又登客船。
如煙往事成笑談,
神州億萬盡歡顏。
盡歡顏:
爆竹聲起,
又是壹年。
6.題芙蓉錦雞圖
歌聲淳,
閑卻梅花壹曲琴。
壹曲琴:
與君壹別,
淚雨傾盆。
泉城舊事成煙雲,
報曉雄雞待良辰。
待良辰:
不鳴則已,
壹鳴驚人!
7.春泉小隱圖
天光寒,
鐵騎千裏鬥愚頑。
鬥愚頑:
星河欲轉,
力挽狂瀾。
壯別泉城何時還?
齊魯英豪盡少年。
盡少年:
壯心所向,
壹往無前。
8.山雨欲來圖
乾坤重,
乾坤留下多少夢?
多少夢:
崢嶸歲月,
生死與***。
青山依舊傷別情,
百萬壯士從君令。
從君令:
攻無不克,
戰無不勝。
9.將 軍 吟
槍如林,
立馬橫刀盡忠純。
盡忠純:
戰鼓聲急,
吶喊聲頻。
將軍雄風何處尋?
歲月崢嶸展經綸。
展經綸:
足蹬大地,
手摘星辰。
10.垓 下
歸天難,
殺氣騰騰劍光寒。
劍光寒:
力撥青山,
氣蓋中原。
欲渡江東卻無顏,
四面楚歌歌聲殘。
歌聲殘:
逐鹿問鼎,
恨地無環。
3. 描寫後生的成語
後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褒義
出 處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例 句
1. 小小年紀竟創造出這樣奇跡,真是~啊!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少年老成
反義詞 乳臭未幹 少不更事 乳臭未除
4. 關於壹生的詩句
人生壹世,草木壹秋 人生自古誰無死,流取丹心照汗青 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與鴻毛 名和利啊,什麽東西。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面對死亡我放聲大笑,魔鬼的宮殿在我的笑聲中動搖!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拼得十萬頭顱血,要把乾坤力挽回。 生於憂患,死與安樂。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慷慨過燕市, 從容做楚囚, 引刀成壹快, 不負少年頭!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青山處處埋忠骨 何必馬革裹屍還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但覺高歌有鬼神, 安知餓死填溝壑?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此去黃泉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為赴大義輕生死 人死不過頭點地,腦袋掉下來,碗大個疤! 十八年後又是壹條好漢! ------此二句多見於江湖人士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浮沈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人生寄壹世,奄忽若飆塵”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智者樂山山如畫, 仁者樂水水無涯。
從從容容壹杯酒, 平平淡淡壹杯茶。 細雨朦朧小石橋, 春風蕩漾小竹筏。
夜無明月花獨舞, 腹有詩書氣自華。1. 擇善人而交, 擇善書而讀, 擇善言而聽, 擇善行而從。
2. 壹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3.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4.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招煩惱。
清貧樂道真自在,無牽無掛樂逍遙。5.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誌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壹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余步。
持黃金為珍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為妙,怒上心忍讓最高。切勿貪意外之財,知足者人心常樂。
若能以此去處事,壹生安樂任逍遙。6. 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
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
8.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9. 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10.受思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11.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13.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14.須交有道之人,莫結無義之友。飲清靜之茶,莫貪花色之酒。
開方便之門,閑是非之口。15.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17.“我欲”是貧窮的標誌。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惡聞己過。19.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20.莫妒他長,妒長,則己終是短。莫護己短,護短,則己終不長。
21.做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壹、孝順。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24.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25.平生無壹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26.“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為美事。能不自誇,則其德厚矣!28.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
內在安祥,才是下手之處。31.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32.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33.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長者,取禍。不自滿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聞。34.積金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
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35.積德為產業,強勝於美宅良田。
36.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37.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38.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後也是兩手空空。39.夢中冥冥有樂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40.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遠憂。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並不偉大,壹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升華到最高點,就是聖人。
44.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於把生命交給別人。45.壹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46.誹謗別人,就象含血噴人,先汙染了自己的嘴巴。47.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於無法超越自己。49.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50.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51.謊言像壹朵盛開的鮮花,外表美麗,生命短暫。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53.人不求福,斯無禍。
人不求利,斯無。
5. 關於人日的詩句
1、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3、競渡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4、競渡曲
(唐)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耆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壹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淩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註。
5、乙卯重五詩
(宋)陸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壹笑向杯盤。
6、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7、七律.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