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黃河大橋的詩

描寫黃河大橋的詩

1.關於蘭州黃河大橋的詩

關於蘭州黃河大橋的詩是1。有600個字來形容蘭州黃河鐵路橋。

蘭州黃河簡介

蘭州是壹條東西向延伸的狹長山谷,夾在南北兩山之間,黃河在城北九州山腳下穿城而過。沿著黃河南岸,壹條東西長幾十公裏的濱河路已經打通。由於路面寬闊筆直,兩側點綴著花壇和苗圃,成為全國最長的濱河路。成為國內最長的城市濱河路。遊客可以領略黃河風情,參觀平沙大雁、博朗、絲綢之路、黃河母親、西遊記等眾多精美雕塑。並參觀中山鐵路橋、白塔山公園、水上停車場等景點。旅遊旺季,可以看到古木排渡口,體驗“誇渡黃河”的古韻;妳也可以乘橡皮艇去黃河漂流。被稱為蘭州“外灘”的濱河路,成了老年人晨練和年輕人浪漫的地方。外地遊客來蘭州,首先要從東到西逛濱河路。

遊客可以通過遊覽濱河路領略黃河風情,參觀平沙大雁、博朗、絲綢之路、黃河母親、西遊記等眾多精美雕塑。並參觀中山鐵路橋、白塔山公園、水上停車場等景點。旅遊旺季,可以看到古木排渡口,體驗“誇渡黃河”的古韻;妳也可以乘橡皮艇在黃河上漂流。濱河路被譽為蘭州的“外灘”,成為老年人晨練和年輕人浪漫的地方。外地遊客來蘭州旅遊,壹定要先去濱河路看看沿途的雕塑和風景。

位於濱河路中段的黃河母親,是中華民族母親黃河最美的雕塑。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首屆全國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榮獲“優秀獎”。它由“母親”和兩個“男嬰”組成。這位母親頭發飄逸,身材慈祥,身材高挑勻稱,曲線優美,微微笑著,頭微微擡起。微微環顧四周,牽著單純的笑容,顯得調皮可愛。雕塑的構圖寓意深刻,象征著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幸福興旺的華夏子孫。

綠色希望位於黃河母親雕塑以東180米處。它建於1987年7月,由甘肅65438+30多萬青少年捐款建成。主雕像由三棵漢白玉錐形變形樹組成,樹高分別為11m、8m、3m,矗立在高低疏密不均的園林綠地中。

泛舟位於濱河路東段的“白塔遠眺”小花園,由王於6月1986+10月1日拍攝。該雕塑在鋼筋混凝土底座上鑲嵌著黃河的鵝卵石,猶如黃河的巨浪。木筏在波浪上方斜飛,破浪前進。有壹種追風追浪的感覺。青銅鑄椽子跪著,昂著頭劃水,後面跟著壹個跪著的女孩,右手擱在太陽穴上。這座雕塑再現了過去黃河上皮劃艇的交通方式,是蘭州黃河文化的主要內容。

古絲綢之路位於城關區黃河大橋南端,濱河路南段。該雕塑以古代絲綢之路的壹座峰駝為核心,由花崗巖雕刻而成,高6米,長7米,重100多噸,反映了盛唐時期絲綢之路的盛況。公駝滿身綢緞,騎著披風,右手搭著遮陽篷。駱駝右前方的胡商都在退縮。

平沙大雁,又名“周昉四雁”,位於濱河路東段,雁灘山頂以南。雕塑由三只大小不壹的不銹鋼大雁在壹個不規則的淺池塘中飛出水面,五個“鵝蛋”點綴在池塘西岸。總的來說,新穎獨特,有點變形。此雕塑以蘭州新十景之壹的“周昉四燕”和大雁為背景。

蘭州黃河鐵路橋就是那壹年修建的。

被譽為“天下黃河第壹橋”的蘭州黃河鐵路橋,人們耳熟能詳,但卻很少有人能講述其近百年前開創性的修建歷史。

說它是創舉,是因為它的建造發生在20世紀初中國積貧積弱的時代。說它是創舉,是因為它是生活在西北貧瘠的甘肅與西方人在獨立自願的前提下第壹次成功合作;說它是創舉,是因為它的建築材料,包括壹顆鉚釘、壹根鐵條,甚至建成後用來刷鐵橋的油漆,都是在當時國內極其落後的運輸條件下,從萬裏運到蘭州的;說它是創舉,是因為它的建造是德美兩國工程師、中國工匠和甘肅各行各業共同努力的結晶;說它是壹項創舉,是因為它的建成結束了幾千年來黃河上遊沒有永久性橋梁的歷史...

中山橋位於蘭州北部白塔山下的黃河鐵路橋。它是蘭州最古老的古橋,被譽為“天下黃河第壹橋”。

中山橋的前身是黃河浮橋。黃河浮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宋公爵盛豐在蘭州以西7裏處修建。明朝洪武九年(1376),衛國公爵鄧禹將此橋移至城西10裏處,稱為鎮遠橋。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蘭州衛命將浮橋移至現在的位置——白塔山腳下。至今,蘭州仍留有三根重10噸、長5.8米的鑄鐵舟柱,稱為“將軍柱”。柱子上鑄有“洪武九年,陳冰歲,黃道吉日八月,連長司衛國在浮橋南面築柱,用鐵索綁120尺”的字樣。

當時的黃河浮橋使用24艘大船,在黃河上方水平排列,船間距5米,用長木連接,用木板鋪成,用柵欄圍起來;南北兩岸有4根垂直的鐵柱和45根大木柱,還有兩根各長50米的粗鐵索將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天黃河結冰就拆,春天重建浮橋。“三月看桃花冰,盤河橋上冰青柳色”這句詩,就是當時浮橋的寫照。蘭州古八景之壹的“龍墜蛟龍”也是指這種景色。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在蘭州道彭英甲的提議和甘肅巡撫雲升的贊助下,清政府動用國庫306690元,由德國商人泰來、美國人保本、德國人德魯埃作為技術指導,將浮橋改造成長233.3米、寬7.5米的黃河第壹鐵橋。最初的名字是”。

鐵路橋建成時,卡友的勞動保護保障80年。然而僅僅持續了42年,也就是1949年,鐵路橋被戰爭中斷了11個日夜。緊急搶修後雖然恢復了交通,但人行橋橋面搖搖晃晃,難以承擔日益繁忙的運輸任務。1954年,人民政府對鐵橋進行了全面整修加固,增設了弧形鋼架拱梁,使這座古老的鐵橋不僅堅固耐用,而且雄偉壯麗。

隨著時間的推移,蘭州市建成了10多座外形美觀、結構新穎、技術先進、氣勢非凡的鐵路公路橋梁。這座橫跨黃河的古老鐵橋已經不是連接黃河南北的唯壹通道了。盡管如此,人們仍然對它贊嘆和欣賞,因為它像壹部史詩,鐫刻著蘭州從古至今的歷史變遷,展示著蘭州人燦爛的藝術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