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符的詩句有:掀髯聽講《陰符經》,陰符空獨佩。拼音是:yīnfú。結構是:陰(左右結構)符(上下結構)。註音是:壹ㄣㄈㄨ_。
陰符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1.古兵書名。2.泛指兵書。
二、引證解釋
⒈古兵書名。引《戰國策·秦策壹》:“_蘇秦_乃夜發書,陳_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⒉泛指兵書。引唐杜甫《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詩:“從容詢舊學,慘淡_《陰符》。”明張以寧《過辛稼軒神道》詩:“歲晚《陰符》仙蠹化,夜寒雄劍老龍吟。”清吳偉業《送杜公_武歸浦口》詩:“_頭真訣幸猶在,肘後《陰符》_何有。”
三、網絡解釋
陰符《太公陰謀》是西周的姜尚(姜太公)所著,為中國古代漢民族先秦時期著名的黃老道家典籍《太公》的謀略部分。與《太公金匱》、《太公兵法》合稱《太公》。西漢國家藏書目錄《漢書·藝文誌》道家類曾有著錄曰:“《太公》237篇,《謀》81篇,《言》71篇,《兵》85篇。”班固註“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清沈欽韓說:《謀》者即太公之《陰謀》,《言》者即太公之《金匱》,《兵》者即《太公兵法》。《太公》壹書多佚,僅存《六韜》傳世,即《太公兵法》。(案,《陰符》謂陰符之謀。《戰國策》“蘇秦得《太公陰符》之謀”,《史記》作“周書《陰符》”,蓋即《漢誌》之《太公謀》八十壹篇矣。雲“周書”者,周時史官紀述,猶《六韜》稱周史。諸引周書《陰符》,或但稱“周書”,驗知非《逸周書》。錄附太公之末,與《六韜》、《陰謀》、《金匱》互出入,不嫌復見也。)
關於陰符的詩詞
《少年行·不解陰符與六韜》《讀陰符經寄鹿門子》《讀《陰符經》》
關於陰符的成語
若合符節吞符翕景表裏相符鼎玉龜符
關於陰符的詞語
尺籍伍符尺竹伍符書符咒水若合符節鬼畫符名符其實虎符龍節言行相符護身符名不符實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陰符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