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中國有哪些名勝古跡?

中國有哪些名勝古跡?

中國十大名勝1。北京故宮,古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行宮,也是中國最完整的宮殿群。2.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長城作為我國偉大的古代萬裏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凝聚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3.承德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位於河北省,又名熱河宮,建於清代,為皇家園林。4.兵馬俑是中國第壹個封建帝王的陵墓,建造了36年,是壹座宏偉的地下宮殿。5.長江三峽,西起重慶白帝城,全長204公裏,稱為峽江。6.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城市。因盛產桂花樹而得名,被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7.蘇州園林,蘇州是我國的歷史名城,被譽為花園城市。8.黃山和黃山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有泰山之雄,峨眉山之美,華山之險,恒山之雲,廬山之瀑。9.杭州西湖,杭州西湖是杭州的西部,又稱西湖,風景秀麗,山川秀麗,園林秀麗。10.日月潭位於臺灣省南投縣東嶼山北部,是臺灣省最大的天然湖泊。被譽為“雙缸秋月”,臺灣省八景之壹。

周口店古遺址

周口店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位於北京市西南部房山區周口店村古龍山。它的古人類遺址發現於1927年,現在有25處遺址,包括60萬年前到1萬年前的多個時期。“北京人”頭骨於1929年在裴文中發現。“北京人”在周口店的活動時間大約在60萬年前到20多萬年前。發現了6個頭骨化石,65,438+057顆牙齒和許多其他骨頭,屬於40多個個體。廢墟中有北京人用火的痕跡。1930年發現了穴居人遺址,出土了三個人類頭骨化石和許多其他化石,分屬十多個個體,其文化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1967年發現“新穴居人”,其文化時代介於北京人與和諧之間。

穴居人之間。

王府井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王府井舊石器遺址位於北京東城區王府井東。1996 12 2月中旬在東方廣場工地地下12米深處發現。該站點分為兩層。下層大約是22萬年前。該遺址占地數百平方米,出土了近千件石器和動物骨骼,還有許多炭坑。這是壹個平原上的住宅。上址比下址高出約1米,比下址晚,發現的遺跡很少,但說明人類曾不止壹次在此活動。這壹遺址的發現對研究北京史前人類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劉立河網站

劉立河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市西南部房山區劉立河鎮。場地東西水平距離3.5公裏,南北垂直距離1.5公裏。是商周時期的重要遺址,包括古城遺址、墓區和住宅遺址三部分。古城遺址位於遺址中部,北墻北半部和東西墻仍在地面上。北墻長829米,東西墻北段仍保留約300米。這座城市建於西周早期。葬區位於城區東南部,以黃土坡村最為集中。墓葬分為大、中、小三種,均為長方形豎穴。中小型墓有兩個熟土梯田,大型墓有兩個墓。小型墓隨葬品以陶器為主,中型墓以青銅器為主,大型墓多為盜墓。陶器組合由琺瑯、蘆葦和壺組成。許多青銅器上都刻有銘文,出土的和博矩韋是極其珍貴的青銅禮器。近年來,刻有“成州”字樣的甲骨文為確定杜妍城址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是“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重要收獲。居民區位於城市和西部,有房屋、土坑、灰坑、水井等遺址。西周燕竇遺址博物館就建在這個遺址區內。?

竇店土城

竇店土城北京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西南的房山區竇店鎮。它是戰國至西漢時期北京的壹座古城。城呈長方形,分兩層,內城為夯土,外郭為壹堆土。內城東西長約1100米,南北寬860米,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960米。西南角仍有壹堵高達8米的墻,底寬約17米,頂寬約2?5米,夯土層明顯。城內西墻附近有壹座副城,呈長方形,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300米。城內外遺跡豐富,有大量豆、壺、罐等陶器殘片。?

玉皇廟山容墓遺址

玉皇廟山容墓遺址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西北延慶縣金家堡鄉玉皇廟村。1985開始勘探發掘,清理墓葬200余座。出土了6000多件精美的金器、青銅器、瑪瑙、綠松石、陶器、骨器、貽貝和石器。文化內涵有很強的地域特色,比如青銅匕首,青銅匕首。墓葬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山戎族的地理分布、生活年代、文化特征、墓葬制度、經濟形態、軍事活動、社會結構、古代兵器制作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豐富了北京古代史和北京民族史的研究內容。現在是山容文化展覽館。?

大保臺漢墓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大保臺西漢墓遺址。位於北京西南的豐臺區胡阿祥。1974 ~ 1975期間的發掘發現,西漢王艷(或汪廣洋)及其皇後的墓葬均為坐北朝南的大型木質墓葬,為土坑豎洞。墓上口南北長26.8米,東西寬21.2米,底口長23.2米,寬18米,深4.7米。南面有壹條30多米長的墓道。墓室為木結構,由墓道、地道、外廊、內廊、前室、後室組成。墓的中心是自貢、廁室、黃腸。有五棺,二棺,三棺。黃香腸拼圖由10cm× 10cm× 90cm柏樹方塊15800組成。西漢地宮在國內首次出土。而完整的車馬遺跡也只有中國才有。現在變成了大保臺西漢墓博物館。

唐山葫蘆洞古人類化石遺址(南京人類化石遺址)

唐山葫蘆洞古人類化石遺址(南京人類化石遺址)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以東約30公裏的江寧縣湯山鎮雷公山葫蘆洞。1993期間,在江寧縣雷公山洞旅遊開發和發掘過程中,洞內發現了2具原始人頭骨化石、1牙齒化石和部分動物化石。南京博物館與北京大學考古系合作進行科學發掘。研究鑒定結果表明,南京人生活在中更新世的地質年代,距今約35萬年,在身體發育階段應屬於人類進化的直立人階段。南京人在中國古人類進化序列中的位置應在北京人時期的晚期,但早於安徽人和和縣人。南京直立人的發掘是我國古人類和舊石器考古領域的重要發現,意義重大。?

石頭城遺址

石頭城遺址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市西幹道虎踞路87號。占地面積19公頃。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城於此,建石山。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孫權改秣陵為建業,在金陵城舊址石頭山上建石頭城,有石倉、石倉,存放軍械、糧食等物資。在軍事重鎮石城的南面建了壹座烽火臺。在東晉的藝兮時期,這座城市是用磚建造的,並建有“漢塔”,這仍然是壹個軍事中心。唐末又建石城,城依山勢而建。因河為潭,形勢險要,古稱“石城四面虎”。明洪武十九年(1386),修建南京古城將其包圍。時至今日,城墻依然存在,烽火臺、征亭遺跡依然可以找到。1992,石頭城公園在原址上建成並對外開放。?

朝天寺

江蘇朝天宮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市建業路西端冶山。占地面積35000平方米。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這個地方是春秋時期鄴城的舊址。東晉太原十五年(390),孝武帝建鄴城寺,南朝劉、宋創建“共明寺”。從此,幾代人起起落落。明洪武重修,改名朝天宮。凡有重大儀式和祭祀的地方,文武官員都在這裏學習禮儀。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改孔廟,附校東側。主要建築有:萬仞宮墻、邢星門、薊門、大成殿、聖賢殿和後山的靜宜閣、非雲閣、費霞閣和豫北閣。朝天宮是壹座規模宏大、氣勢宏偉的建築,是我國南方現存的壹組明代建築群。現在它是南京博物館的所在地。?

寶生塔

寶生寺塔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以南110公裏的高淳縣雙塔鄉。塔公園占地4700多平方米。它創建於239年,三國時吳棟赤武二年。唐貞元十七年(801),寶勝寺建成,規模宏大,包括城門、正殿、寶勝塔、觀音寺等建築,寺內早已被毀。現存塔重建於宋紹興四年(1134)。塔的四面有七層,俗稱“方塔”,是壹座磚體木檐的亭子,高31.5米。塔樓沒有座位,底層被遊廊環繞。每層都是腰纏屋檐,平坐。底樓和七樓四面都有門,其余都比較開,門從上到下都是閃的。由於塔身層層收攏,加上腰檐平緩,剎尖高聳,古塔的造型高大纖細。明清時期雖經多次修繕,但大部分構件仍為宋代遺物。?

南朝陵墓石刻

南朝陵墓石刻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有19 43座南朝陵墓石刻,分布在寧啟公路兩側和江寧縣城東南的田野裏。陵墓建於劉三年(422)。有3個陵墓,9個王子墓和7個失落墓。墓前有神道、石柱、石碑、石獸。石獸分天祿、麒麟、邪靈三種。它的外形高大,昂首挺胸,嘴巴伸出,兩邊雕有翅膀,四只腳前後交錯,像是在豎步飛翔,就像鎮上所有動物的表情。宋武帝漢武帝陵前的石獸“董天祿”和“Xi麒麟”現在保存完好。兩座石雕相距24米,高3米,長3米,寬1.2米。石獸雙目圓睜,舌尖上翹,額毛垂下,翼上雕有鱗翅,鬃毛如鉤。刀筆精致嫻熟,別具風格。神道石柱是蕭敬墓前的第壹批石刻,有辟邪石壹根,石柱壹根。柱高6.5米,柱頭上有圓盤形頂蓋,蓋著小腦袋辟邪,形象生動。柱身呈圓形,上部有柱額,刻有反書法手跡“谷亮石鐘府將軍開福儀暨第三司武鐘侯蕭公神道”,柱上刻有20個瓜脊。此柱是南朝石刻藝術的重要作品。蕭墓碑分額、身、龜甲三部分,高5.61m,寬1.6m,厚0.32m..額上刻有“梁禦史司徒將軍始興忠武王碑”。正文為楷書,2800余字。雖然略有風化,但大部分仍可閱讀。這是著名書法家貝義淵的手筆。為保護起見,建了壹個亭子。南朝墓葬石刻在我國石刻藝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秦漢,下啟隋唐,與同時期的北朝石窟不相上下。?

鄭明軍北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鄭明軍北位於南京東北20公裏的棲霞寺山門外。邵,山東人,明朝出家人。劉宋先後招直郎,參軍,為外郎壹員,大家稱之為“招君”。南齊時隱居,身後的房子是壹座寺廟,叫棲霞寺。這座紀念碑建於676年,唐朝的第三年。它的全稱是“佘山棲霞寺明代碑”。正文由唐代著名書法家李誌、高、王之敬書寫。碑背鐫刻高宗題寫的“棲霞”二字,蒼勁有力。銘文由四六節組成,以10銘文結尾。紀念碑高2.74米,寬1.31.26米,厚0.26米。經地質專家確認,石碑采自棲霞山,為棲霞組灰色巖石,為動物化石。碑體表面有22000多個梅花紋,分別是2.8億年前誕生於淺海的動物海百合的莖化石和中國洞的珊瑚化石。明鄭鈞碑是南京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唐碑,也是全國罕見的化石標本。?

千佛崖

江蘇省千佛崖文物保護單位。南京東北棲霞山的懸崖上。它是江蘇省僅存的南朝佛教石窟。南齊永明年間,明太祖邵之子首次在山崖兩側雕刻無量壽佛觀音和大趨勢菩薩,其石窟被稱為“無量殿”。從此到明朝,歷朝歷代都有所增加。有大小佛龕294座,大小佛像515尊,俗稱“千佛崖”。壁龕平面多為馬蹄形,單間。雕像組合有三壁壹佛、三壁三佛、單傳七體、五體、三體。主要題材有阿彌陀佛、彌勒佛、千佛,還有釋迦牟尼、七佛。1924年,僧人用水泥作畫,失去了原貌。“文革”期間又被洗劫壹空,保存完好的很少。最近有些佛像的水泥已經剝落,可見石質部分仍然保存完好,衣紋清晰。其雕塑風格圓潤細致,優美典雅,與北朝雲岡、龍門石窟相得益彰。它是中國古代石雕藝術的瑰寶。?

南塘二嶺

南唐二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南郊祖堂山南麓,是南唐烈祖李。,鐘珠麗?陵墓。兩座墓依山而建,相距100米,規模宏大,主室三間,側室10間。主要房間都是仿木屋結構,梁柱,鬥拱,漆成紅色。李?秦陵氣勢恢宏,底部周長63.8米,高5米多。前中室用磚砌,畫粉條。後室石門門楣上,有壹幅“雙龍戲火珠”的大浮雕,昂首挺胸,張牙舞爪,呈空中飛翔之勢。左右柱壁下方,有壹尊石雕浮雕武士像,腳踩祥雲,身披鎧甲,手持寶劍。它看起來雄偉而逼真,令人望而生畏。原始圖像都是用黃金繪制的。後房頂部有壹幅繪有日月星辰的“天文圖”,地面石板上刻有蜿蜒的河流。李?陵墓的形狀和李?墓葬大致相同,規模略小。內部結構、裝飾和繪畫藝術都失去了南唐初的恢弘氣勢。玉哀書和陶俑是兩座墓葬中出土的最珍貴的文物。?

棲霞寺佛塔

棲霞寺佛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以北20公裏,棲霞寺佛經樓東側,北鄰千佛崖。占地面積120平方米。隋文帝的遺物被分配到83個州建塔收藏。江州(南京)得壹等獎,塔建於隋仁壽元年(601)棲霞山下。原為木塔,南唐時用白石建成並雕刻而成。塔共五層八面,高度約18米。塔基礎下部雕刻海水、龍鳳、魚、甲魚、海石榴等圖案,上部基礎祭壇角柱浮雕力士、李龍。釋迦牟尼腰八面有框浮雕的道路形成八相圖。蓮花基座上方是塔。壹樓較高,每角有斜柱,刻有“咒文”,前門開著。其他面分別刻有四天王和文殊、普賢兩菩薩的造像。飛檐下的門楣上還刻有“飛天”、“樂天”、“祭祀人”等雕像。二樓以上每層的每個女傭?逃離辛礁?壁龕裏有壹尊佛像。該佛塔造型典雅優美,雕刻精美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表現手法比隋唐時期更為嫻熟。堪稱唐宋時期江南石雕藝術的傑作。?

孔廟遺址

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夫子廟遺址。位於南京市秦淮河宮媛西街。宋仁宗風景?元年(1034),文健王玄寺,俗稱夫子廟,為建康官學。宋四年(1168),夫子廟東側建鄉試場。在過去的朝代裏,這兩個地方都被翻修和擴建過。清代從宮媛到同治擴建後,共有2萬多個考棚,居全國各省之首。明清時期,夫子廟地區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所以商業非常繁榮。現存夫子廟的大部分主體建築是在1984年逐步修復的,只有100米長的照壁是明代的遺物,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照壁。池畔旁邊的石欄、正殿後面的明倫堂和宮媛的明遠樓都是清代建築。宮媛現存明清碑刻22處,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王德墓

王德墓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北郊燕子磯下廟村付嘉橋。王德,字,甘肅人,南宋著名抗金戰士。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卒於建康(今南京)。墓前石碑1,石虎65438,石羊65438,石馬2匹。紀念碑高約4m,寬1.26m,厚0.28m。額頭浮雕壹條龍,下面襯雲紋。楷書“宋贈校尉墓碑。”碑文為麗芙所寫,楷書,55行,共98字,部分被侵蝕,主要記錄了王德的生平事跡。石獸栩栩如生,站著,跪著,雕刻精美。它們是宋代石雕的瑰寶。?

丁琳寺塔

丁琳寺塔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江寧縣方山北麓,南京以南約15km。占地面積10平方米。丁琳廟和寶塔建於南宋第九年(1173)。現在寺廟已被摧毀,塔仍然存在。這座塔在明清時期進行了大修。塔是壹座八面七層仿木結構的亭式磚塔。塔頂已損壞,現約12米高。塔的四面都是用磚砌成的,以形成模仿木結構的柱子、拱門、門框和神龕。二層以上各層以疊磚腰檐和平座圍合,檐石為角梁。現在塔身向北傾斜,原因是塔身基礎位於火山噴發巖石上,這是巖石緩慢而密集的運動造成的。現在塔基礎處於穩定狀態。?

靈谷寺五糧店

靈谷寺五糧店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中山東麓南麓。占地面積2036平方米。靈谷寺,原名江山寺,明代因修建孝陵而遷於此,名為靈谷寺,是明代南京三大叢林之壹。寺廟在清朝鹹豐年間被毀,只剩下壹座寺廟。原名無量殿,因供奉無量壽佛而得名;因該殿無木無梁而建,故俗稱“無梁殿”。大殿坐落在壹座重檐的山頂上,高22米。其內部結構由三個拱片組成,其中最大跨度為11.25米,壁厚且結構牢固。1928年,國民政府將無量堂作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館,命名為“正氣堂”。五糧堂四周墻壁嵌有110塊“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碑文碑”,刻有33224名陣亡將士的名字。?

明陵

明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於南京東郊中山門外,紫金山南麓,獨龍府珠穆朗瑪峰腳下。占地面積654.38+0.7萬平方米。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主體工程完成於洪武十六年(1383)。整個陵園建築直到永樂十壹年(1413)才完成。朱元璋於1368年登基,1398年葬於此。朱元璋的妻子馬皇後最早葬在這裏,因皇後賜她壹個“孝”字而得名“孝陵”。明陵是南京最大的皇家陵墓。原紅墻周長22.5公裏。從下馬坊到保定,綿延十余裏,布局宏大,管制嚴格。從前到後依次為下馬坊、神烈山碑、崇禎年間建立的“禁碑”、大津門、北亭、杜英橋、神道石刻、淩杏門、金水橋、武文坊門、殿門、孝陵殿、寶城明樓、崇丘。所有建築只有磚石部分,木結構被燒。神道兩側有6種24石獸和8只翁仲。亭子俗稱“四方城”,亭內的“聖德碑”是朱迪為其父朱元璋所立,高8.84米,寬2.24米,厚0.83米,建於永樂十壹年(1413)。孝陵殿住友3層,56根巨柱。現存建築建於清朝同治年間。明樓城基東西長60米,南北寬34.22米。最後是崇丘,北面磚墻環繞。土丘上和周圍的山上,千樹蔥郁,鳥語花香。陵墓的位置和規制由朱元璋決定,其隱而不露的風格對明清時期的陵墓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南京城墻

南京城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城墻始建於元二十六年(1366),完成於明洪武十九年(1386),歷時21年。原來的宮城和皇城已毀,現存都城城墻和外郭城。原城墻長34.36公裏,高14 ~ 21米,寬7 ~ 14米,門13門。現有城墻21.35km,其中19km較為完整,有城門4座,水閘1座。在明代南京城墻的建築設計上,改變了城墻以往為方形的古制,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蜿蜒起伏,呈不規則多邊形,“依崗脊,控河湖之勢”,對軍事防禦十分有利。砌城墻的磚是由28個府縣,118個縣,工部,三圍,三鎮,相當於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為了保證城磚的質量,負責官員和窯工、制磚工的名字都刻在城磚上。現存城門數座,其中南門中華門最為雄偉堅固。南京城墻的建造是我國古代城墻建造技術的傑作,是研究我國古代軍事防禦和建築科技的珍貴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