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句中是誰不識廬山真面目?

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句中是誰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壹句出自蘇軾的《題西林壁》,詩句中所表現出來的最表面的意思就是詩人自己因為處在深山之中,只看到了廬山壹峰壹嶺,壹丘壹壑,所以才會有這壹句千古名詩。

壹、“廬山”不是“山”,而是世間事物

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描述的是作者在廬山遊歷之中所看到的各種各樣的景象,這兩句很形象地寫出了廬山的千姿百態的風景。

而後兩句就是靠景色表明道理,表面上描述是詩人自己因為處在深山之中無法得知廬山的真正面目,只能看到廬山的“冰山壹角”而已。而深層意義中“山”儼然就成了“世間萬物”。

實際上這句詩是有很豐富的哲理蘊含在裏面,就是“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待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很有可能就存在壹定的片面性。想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自己的主觀成見。”

二、《題西林壁》的創作背景,被貶也能有覺悟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蘇軾由黃州被貶謫到了汝州做團練副使,被奔赴汝州時候經過了九江,和自己的好友壹起遊歷廬山。在遊玩過程中被這瑰麗的山水所觸動,最後有感而發這首詩詞。

整個詩其實都在寫詩人自己獨特的感受,想要借助廬山來表達深刻的哲理,所以這首詩才會那麽的耐人尋味。詩人在貶官途中也能做出如此的作品,足可見詩人內心的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