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投筆從戎報效祖國的詩句

投筆從戎報效祖國的詩句

1. 關於描寫投筆從戎的詩句(《後漢書班超轉》中描寫投筆從戎的語句)

2. 關於投筆從戎典故的詩句

3. 關於投筆從戎的詩句詩句

關於描寫投筆從戎的詩句(《後漢書班超轉》中描寫投筆從戎的語句) 1.《後漢書 班超轉》中描寫投筆從戎的語句

《後漢書·班超傳》:

為人有大誌,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誌哉!”

譯文: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壹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壹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

2.關於將士從軍的詩句

關於將士從軍的詩句:

從軍行

王昌齡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

三面黃金甲,單於破膽還。

從軍行

張玉娘

三十遴驍勇,從軍事北荒。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

書角吹楊柳,金山險馬當。長驅空朔漠,馳捷報明王。

從軍行

張祜

少年金紫就光輝,直指邊城虎翼飛。

壹卷旌收千騎虜,萬全身出百重圍。

黃雲斷塞尋鷹去,白草連天射雁歸。

白首漢廷刀筆吏,丈夫功業本相依。

3.急,關於放下筆投身軍隊詩句

1.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南園十三首》李賀

2. 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從軍行》楊炯

3.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4.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燕歌行》高適

5. 班超投筆氣如山,萬裏封侯出玉關。《過安南西貢有感》黃遵憲

6. 白璧皆言賜近臣, 布衣不得幹明主。《別韋參軍》高適

7. 幕府為才子,將軍作主人。《送董判官》高適

8. 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壹丈夫。《送李副使真誠磧西官軍》岑參

9. 天子不召見,揮鞭遂從戎。《送祁樂歸河東》岑參

10. 大笑向文士.壹經何足窮。《塞下曲》高適

11. 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霍顧。《宿溫城望軍營》駱賓王

12. 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銀山磧西館》岑參

13. 男兒壹片氣,何必五車書?《送告八--從軍》孟浩然

14.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豈學書生輩,窗間老壹經。《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王維

希望能幫到妳

關於投筆從戎典故的詩句 1.“投筆從戎”的成語典故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壹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

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壹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

2.投筆從戎的典故

原文: 《後漢書·班超傳》: 為人有大誌,不修細節。

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

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壯士誌哉!” 譯文: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壹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

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

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壹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這是出處。

3.投筆從戎典故

班超是班固的弟弟。少年時就有遠大的誌向,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固到了洛陽。

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壹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

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

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後來他奉命出使西域,立功封侯,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擴展資料:

投筆從戎是壹個成語,讀音是tóu bǐ cóng róng,意思是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出自: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範曄編撰《後漢書·班超傳》: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意思是:他曾經停止工作,將筆扔置壹旁嘆息道:“身為大丈夫,雖沒有什麽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效仿傅介子和張騫出使外國立功,以封侯,怎麽能夠老是幹抄抄寫寫的事情呢?”

示例:他象同世交子弟閑話壹樣,問了問賀人龍的家庭情形,“投筆從戎”的經過。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

棄文就武

放棄文業,改從武事。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二回:“小可兀自棄文就武,來此落草,制使又是有罪的人,雖經赦宥,難復前職。”

示例: 於是童子以讀書為至苦,就學校如就囹圄,對師長如對獄吏,恒思半途廢業,棄文就武。

反義詞:

解甲歸田

解甲歸田是壹個漢語成語,解:脫下;甲:古代將士打仗時穿的硬質防護服。脫下軍服,回家種地,指戰士退伍還鄉,現亦可引申為下崗。

出自: 漢·揚雄《解嘲》:“叔孫通起於桴鼓之間,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

意思是:孫叔通在戰爭年代挺身而出,解除武裝,於是制訂君臣之間的禮儀,著是找到了應有的歸宿。

示例:方明將軍解甲歸田十多年了,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4.“投筆從戎”的成語典故

這個成語出自《後漢書·班超傳》。

班超,字仲升,東漢扶風郡平陵(今陜西省鹹陽縣西北)人。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肯動腦筋,能言善辯,讀了不少書。班超的父親班彪,哥哥班固,都是非常有名的歷史學家,著名的史書《漢書》就是他們父子倆編撰的。

公元62年(漢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劉莊召到洛陽,做了壹名校書郎,班超和他的母親也跟著去了。當時,因家境並不富裕,班超便找了個替官家抄書的差事掙錢養家。

但是,班超是個有遠大誌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這種乏味的抄寫工作了。壹天,他正在寫字,突然感到壹陣莫名的厭煩和苦惱,於是“啪”的壹聲把筆摔在地上,嘆氣說:

“男子漢大丈夫,縱然沒有其他什麽誌向謀略,也應當學學當年的博介子和張騫,在外建立功勛,怎麽能夠長久地把時間花在替人抄寫上面呢?!”

聽了這番話,周圍的人都譏笑他異想天開,班超感嘆地說:“庸人怎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啊!”

後來皇帝為了抵禦匈奴的進攻派兵出征,班超從軍入伍了。他英勇殺敵,大敗匈奴,立了戰功。

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他以機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難,聯絡了西域的幾十個國家,斷了匈奴的右臂,使漢朝的社會經濟保持了相對的穩定,也促進了西域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班超壹直在西域呆了三十壹年。他為當時的邊境安全,東西方人民的友好往來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投筆從戎”指棄文從武,投身疆場,為國立功,施展抱負的行動。

5.投筆從戎的典故

成語“投筆從戎”意即棄文從武,放下筆桿參軍,這典故就出在西域名將班超身上。

班超(公元前32—102年),東漢扶風平陵人(今陜西興平縣境內)。因為家境貧寒,為了維持生計,只好給官府做些抄抄寫寫的工作,十分辛苦。有壹天,他把筆往桌上壹丟,感吧說:“唉!大丈夫如果做不出別的大事業,也應該像張騫那樣到邊疆去為國家創業立功啊!怎麽能安閑地和筆硯打壹輩子交道呢?”班超感嘆之日,也正是東漢初軍中切需用人之時。漢明帝招募勇士,班超真的“投筆從戎”了,居然被任命為假馬司。竇固派他帶兵進攻伊吾,他與呼衍王戰在蒲海旁,“多斬首虜”,大獲全勝,因而受到竇固的賞識。

公元73年,在竇固的推薦下,班超與從事官郭恂帶領36名壯士出使西域。出關後,首先來到了羅布泊附近的關頭鄯善國。用智打敗了匈奴使之受到鄯善王的賞識,當即表示脫離匈奴,歸附漢朝。竇固把班超等人功勞具表上奏朝廷,並請求派遣正式使臣去駐守西域。班超為行軍司馬去駐守西域,班超依舊帶了原來的三十多人再次回到西域。此次,班超的正義行動深得疏勒國人擁護。班超也就在疏勒建立了從事活動的根據地。

公元94年,班超最後降服了北匈奴統治下的焉耆、危須和尉犁,西哉全境再次統壹於東漢。班超因功被封為定遠候,歷史上稱他為“班定遠” 。

6.投筆從戎的典故

妳好,不知道能不能幫到妳,下面是典故,希望對妳有用。

班超是東漢壹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 公元62年(漢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劉莊召到洛陽,做了壹名校書郎,班超和他的母親也跟著去了。當時,因家境並不富裕,班超便找了個替官家抄書的差事掙錢養家。 但是,班超是個有遠大誌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這種乏味的抄寫工作了。有壹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麽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後來,班超出使西域,終於立了功被封了侯。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作貢獻。後來,他當上壹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同對付匈奴。公元73年,朝廷采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他以機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難,聯絡了西域的幾十個國家,斷了匈奴的右臂,使漢朝的社會經濟保持了相對的穩定,也促進了西域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班超壹直在西域呆了三十壹年。其間,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了各式各樣的危機。他為當時的邊境安全,東西方人民的友好往來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7.關於投筆從戎的故事

主角是班超

具體見下:

班超是東漢壹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有壹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麽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

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奉獻自己。後來,他當上壹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同對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

班超壹生總***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關於投筆從戎的詩句詩句 1.含有投筆的古詩句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祖詠《望薊門》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魏征《出關》 垂淚方投筆,傷時即據鞍。

——杜甫《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王粲暫投筆,呂虔初佩刀。——杜牧《送蘇協律從事振武》 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勛。

——駱賓王《宿溫城望軍營》 懷鉛慚後進,投筆願前驅。——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平生懷伏劍,慷慨既投筆。

——劉希夷《從軍行》 投筆尊前起,橫戈馬上辭。——張說《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 狂來紙盡勢不盡,投筆抗聲連叫呼。

——魯收《懷素上人草書歌》 雁門太守能愛賢,麟閣書生亦投筆。——錢起《送崔校書從軍》。

2.《後漢書 班超轉》中描寫投筆從戎的語句

《後漢書·班超傳》:

為人有大誌,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誌哉!”

譯文: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壹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壹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