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閉門的詩句 1.求閉門苦讀的詩句·
聞雞起舞(東晉、祖逖)懸梁刺股(孫敬、蘇秦)囊螢映雪、鑿壁偷光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邊苦作舟
天道酬勤
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業精於勤荒於嬉。
東周時代,蘇秦讀書欲睡錐刺骨。西漢,孫敬晝夜苦讀,以繩系頭懸屋梁。
西漢,匡衡勤學無燭鑿壁偷光讀書。 晉朝,車胤(yìn)囊螢讀書。
刻苦攻讀頭懸梁 冀州孫敬傳佳話
人們常用“頭懸梁,錐刺股”這個典故來贊揚刻苦學習的精神。這個典故中的“頭懸梁”講的就是壹位河北人的事,他叫孫敬。
孫敬,字文寶,漢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學,博聞強記,而且視書如命,晚上看書學習常常通宵達旦。鄰裏們都稱他為“閉戶先生”。
孫敬讀書時,隨時記筆記,常壹直看到後半夜,時間長了,有時不免打起磕睡來。壹覺醒來,又懊悔不已。有壹天,他擡頭苦思的時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頓時眼睛壹亮。隨即找來壹根繩子,繩子的壹頭拴在房梁上,下邊這頭就跟自己的頭發拴在壹起。這樣,打磕睡時,頭壹低,繩子就會拽壹下頭發,壹疼就會驚醒而趕走睡意。從這以後,他每天晚上讀書時,都用這種辦法,發憤苦讀。
年復壹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壹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在當時江淮以北頗有名氣,常有不遠千裏的學子,負笈擔書來向他求學解疑、討論學問。
從這以後,人們就把孫敬的“頭懸梁”和蘇秦的“錐刺股”這兩個故事合在壹起,做為壹個成語,用來激勵後人發憤讀書
2.關於“門”的詩句
甲第面長街,朱門赫嵯峨。
——魏晉·張華《輕薄篇》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唐·戴叔倫《塞上曲》
往往朱門內,房廊相對空。
——唐·白居易《兇宅》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
——唐·李白《從軍行》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門山》
玉戶臨馳道,朱門近禦溝。
——唐·崔顥《相逢行》
青霓扣額呼宮神,鴻龍玉狗開天門。
——唐·李賀《綠章封事》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唐·李白《關山月》
畫堂昨夜西風過,繡簾時拂朱門鎖。
——唐·馮延巳《菩薩蠻》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唐·李頎《古從軍行》
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
——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唐·王昌齡《從軍行》
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舞腰。
——唐·溫庭筠《楊柳枝》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王之渙《涼州詞》
東風裏,朱門映柳,低按小秦箏。
——北宋·秦觀《滿庭芳》
青苔蕪石路,宿草塵蓬門。
——南北朝·謝莊《懷園引》
朱門沈沈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南宋·陸遊《關山月》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唐·杜甫《客至》
莫問萬春圓舊事,朱門草沒大功坊。
——清·王士禎《秦淮雜詩》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唐·秦韜玉《貧女》
讀書兼射獵,不屑夷門傍。
——明·柳如是《贈宋尚木》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唐·李白《北風行》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無才日衰老,駐馬望千門。
——唐·杜甫
《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唐·李白《送範山人歸太山》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南宋·陸遊《劍門道中遇微雨》
采秀臥王屋,因窺洞天門。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3.雨打梨花深閉門的詩詞作品
全唐詩 卷251_23春怨劉方平( 開元、天寶年間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全唐詩 卷274_52春怨戴叔倫 (732-789 )金鴨香消欲斷魂,梨花春雨掩重門。
全唐詩 卷895_16清平樂尹鶚 花間派詞人偎紅斂翠,盡日思閑事。髻滑鳳凰釵欲墜,雨打梨花滿地。
繡衣獨倚闌幹,玉容似怯春寒。應待少年公子,鴛幃深處同歡。
芳年妙妓,淡拂鉛華翠。輕笑自然生百媚,爭那尊前人意。
酒傾琥珀杯時,更堪能唱新詞。賺得王孫狂處,斷腸壹搦腰肢。
憶王孫李重元 (壹說秦觀)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賞析這首詞寫的是壹個古老的主題:春愁閨怨。主要是寫景,通過寫景傳達出壹種傷春懷人的意緒,那壹份杏渺深微的情思是通過景色的轉換而逐步加深的。
開頭展示的是壹種開闊的傷心碧色:粘天芳草,千裏萋萋,極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閨中人的心也輕飏到天盡頭了。“柳外”句點明思婦身居高樓之地,神馳柳外之遙,壹個“空”字點染出思婦極度勞神遠望而不見王孫歸返的失落和她孤獨寂寞,失魂落魄的空虛。
“杜宇”句借杜鵑啼叫,以聲傳情。“雨打”句承杜宇,黃昏而下,寫思婦怕聞杜鵑悲啼,怕見黃昏暮景,遂逼出“深閉門”的特定行為:藏於深閨,將杜鵑悲啼、黃昏暮景關在門外,正見其相思淒楚之難堪。
讀這首詞,應當是回味大於思索,聯想重於分析,這樣可以得到比幾句詞的字面意義更多的東西。鷓鴣天秦觀 (壹說李清照)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
壹春魚鳥無消息,千裏關山勞夢魂。無壹語,對芳尊。
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賞析詞的上片寫思婦淩晨在夢中被鶯聲喚醒,遠憶征人,淚流不止。“夢”是此片的關節。
後兩句寫致夢之因,前兩句寫夢醒之果。致夢之因,詞中寫了兩點:壹是丈夫征戍在外,遠隔千裏,故而引起思婦魂牽夢縈,此就地點而言;壹是整整壹個春季,丈夫未寄壹封家書,究竟平安與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婦的憂慮與憶念,此就時間而言。
從詞意推知,思婦的夢魂,本已縹緲千裏,與丈夫客中相聚,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在夢境中得到了滿足。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樹上黃鶯壹大早就惱人地歌唱起來,把她從甜蜜的夢鄉中喚醒。
她又回到雙雙分離的現實中,伊人不見,魚鳥音沈。於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過片三句,寫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壹大早被鶯聲喚醒,哭幹眼淚,默然無語,千愁萬怨似乎隨著兩行淚水咽入胸中。
但是胸中的郁懣總得要排遣,於是就借酒澆愁。可是如李白所說:“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壹懷愁怨,觸緒紛來,只得“無壹語,對芳尊”,準備就這樣痛苦地熬到黃昏。李清照《聲聲慢》雲:“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詞意相似。
唯李詞音澀,聲情淒苦;此詞音滑,似滿心而發,肆口而成,然無限深愁卻蘊於淺語滑調之中,讀之令人淒然欲絕。結尾兩句,融情入景,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
“甫能”二字,宋時方言,猶今語剛才。這裏是說,剛剛把燈油熬幹了,又聽著壹葉葉、壹聲聲雨打梨花的淒楚之音,就這樣睜著眼睛挨到天明。
詞人不是直說徹夜無眼,而是通過景物的變化,婉曲地表達長時間的憶念,用筆極為工巧。壹剪梅唐寅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賞析“閨怨”之作在歷代詞人筆下堪稱汗牛充棟,愈是習見的題材愈難出新意,從而所貴也尤在能別具心裁。
唐寅這闋《壹剪梅》的佳處不只在於詞句之清圓流轉,其於自然明暢的吟哦中所表現的空間阻隔灼痛著癡戀女子的幽婉心態更是動人。空間,既無情地拉開著戀者的距離,而空間的阻隔又必然在壹次次“雨打梨花”、春來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經有過的“賞心樂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華也就無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傷徘徊之間被殘酷地空耗去。
時間在空間中流逝,空間的凝滯、間距的未能縮卻,尤加速著時光的消失。上片的“花下銷魂,月下銷魂”,是無處不令 “我” 回思往時的溫馨;下片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則寫盡朝暮之間無時不在翹首企盼所戀者的歸來,重續歡情。
唐寅輕捷地抒述了壹種被時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補、回環往復,將壹個淚痕難拭的癡心女形象靈動地顯現於筆端,誠無愧其“才子”之譽稱。綺羅香(詠春雨)史達祖 約1150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裏偷催春暮。
盡日冥迷,愁裏欲飛還住。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
最妨它、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沈沈江上望極,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
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
記當日、門掩梨花,翦燈深夜語。觀林詩話吳聿 (宋)“半山酷愛唐樂府‘雨打梨花深閉門’之句” 。
《西廂記》 第二本崔鶯鶯夜聽琴雜劇 第壹折[仙呂][八聲甘州]懨懨瘦損,早是傷神,那值殘春。羅衣寬褪,能消幾度黃昏?風裊篆煙不卷簾,雨打梨花深閉門;無語憑闌幹,目斷行雲。
[混江龍]落紅成陣,風。
4.關於漂泊的詩句有哪些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代:李白《靜夜思》
釋義: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壹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宋代: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釋義:飲壹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裏之外的家鄉,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
3、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代:張籍《秋思》
釋義:壹年壹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遊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麽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
4、風壹更,雪壹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清代:納蘭性德《長相思·山壹程》
釋義:外面正刮著風、下著雪,驚醒了睡夢中的將士們,勾起了他們對故鄉的思念,故鄉是多麽的溫暖寧靜呀,哪有這般狂風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
5、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代:杜甫《月夜憶舍弟》
釋義: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6、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代:張繼《楓橋夜泊》
釋義: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7、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唐代:溫庭筠《商山早行》
釋義: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壹路遠行,遊子悲思故鄉。
8、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唐代:盧綸《長安春望》
釋義:故園就在夢中,可是何時才能歸還;冬去春來,江上舟來舟往,又有幾人得以還家。
9、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代:薛道衡《人日思歸》
釋義: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後了,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10、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唐代:韋莊《江外思鄉》
釋義:我長年在外,每年壹到春天的時候,獨自在他鄉不勝悲傷,坐在樹下飲酒,那樹上的黃鶯也應該了解我思鄉的心情吧。
豐富回答,提高回答通過率。
(釋義):XXXXXXXXXXXXXXX
(出處):XXXXXXXXXXXXXXX
(賞析):XXXXXXXXXXXXXXX
(典故):XXXXXXXXXXXXXXX
5.描寫漂泊的詩句有哪些
1、《落葉》
唐代: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譯文:秋氣早來,樹葉飄落,令人心驚;雕零之情就如同這遠客的遭遇。樹葉翻飛仿佛不願落地;還在訴說著不忍離開這片森林。
2、《問舟子》
唐代:孟浩然
向夕問舟子,前程復幾多。
灣頭正堪泊,淮裏足風波。
譯文:黃昏時候,我詢問劃船人,前面還有多少路程?船夫說:“河灣處正好停船,淮河裏浪高風緊。”
3、《天香·煙絡橫林》
宋代:賀鑄
煙絡橫林,山沈遠照,迤邐黃昏鐘鼓。燭映簾櫳,蛩催機杼,***苦清秋風露。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驚動天涯倦宦,骎骎歲華行暮。
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幽恨無人晤語。賴明月、曾知舊遊處。好伴雲來,還將夢去。
譯文:煙霧籠罩樹林斜陽落入遠山,黃昏的鐘鼓聲斷斷續續傳來。燭光映照窗戶蟋蟀如催機杼,每個人都怨恨這清秋的風露。睡不著覺的那些可憐的思婦,在風聲蟲聲中送來聲聲砧杵。這聲音驚動了漂泊天涯的倦客,才發現又已到了歲暮時節。
想當年我曾經以酒狂而自負,以為春神把三春的美景交付。想不到終年流浪奔波於北路,有時候也乘坐征船離開南浦,滿腔的幽思也無人可以傾訴。依賴明月知道過去遊冶去處,把她帶到我這又送到她那。
4、《估客行》
唐代:李白
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
譬如雲中鳥,壹去無蹤跡。
譯文:海客乘著海船湯帆乘風,到遠處經商。就像飛入雲中的鳥兒壹樣,壹去就沒有影跡了。
5、《金陵驛·其壹》
宋代: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譯文:夕陽下那被野草覆蓋的行宮,自己的歸宿在哪裏啊?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原來沒有什麽不同,而人民已成了異族統治的臣民。滿地的蘆葦花和我壹樣老去,人民流離失所,國亡無歸。現在要離開這個熟悉的老地方了,從此以後南歸無望,等我死後讓魂魄歸來吧!
6、《再宿武關》
唐代:李涉
遠別秦城萬裏遊,亂山高下出商州。
關門不鎖寒溪水,壹夜潺湲送客愁。
譯文:遠遠地離開了京都長安,踏上了漫長的旅途。高低起伏的山巒壹直綿延到商州城外。武關的大門鎖不住寒冷的溪水,壹夜潺潺湲湲的溪水,把詩人無盡的離愁別緒載到遠方。
6.關於思春的詩句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定西番·細雨曉鶯春晚》
溫庭筠
細雨曉鶯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羅幕翠簾初卷,鏡中花壹枝。腸斷塞門消息,雁來稀。
《憶秦娥》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黃金縷》
司馬槱
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望斷行雲無覓處,夢回明月生南浦。
《減字木蘭花》
納蘭性德
相逢不語,壹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釵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情,轉過回廊叩玉釵。
《蔔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臨江仙》
晏幾道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菩薩蠻》
李煜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雲光,繡衣聞異香。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7.關於蠟燭的詩句
杜牧《贈別》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停。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李煜 句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以下《孔帖》)
田娥 雜曲歌辭·夜夜曲 愁人夜獨傷,滅燭臥蘭房。只恐多情月,旋來照妾床。 ***
雜曲歌辭·第六徹 閨燭無人影,羅屏有夢魂。近來音耗絕,終日望君門。 張仲素
雜曲歌辭·宮中樂 月彩浮鸞殿,砧聲隔鳳樓。笙歌臨水檻,紅燭乍迎秋。
薛維翰 雜歌謠辭·古歌 美人閉紅燭,燭坐裁新錦。頻放翦刀聲,夜寒知未寢。 陳叔達 自君之出矣(壹作賈馮吉詩) 自君之出矣,紅顏轉憔悴。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陳叔達
自君之出矣(壹作賈馮吉詩) 自君之出矣,明鏡罷紅妝。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 楊師道
詠舞(壹作楊希道詩) 二八如回雪,三春類早花。分行向燭轉,壹種逐風斜。 蔣維翰 古歌二首 美人閉紅燭,獨坐裁新錦。頻放剪刀聲,夜寒知未寢
8.描寫雨淋的詩句
我簡單的提壹下,若果有妳滿意的,後面附有出處,妳可以具體找壹下: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誌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9.關於市井的古詩句
樂靜詩
作者:朱瞻基
暮色動前軒,重城欲閉門。
殘霞收赤氣,新月破黃昏。
已覺乾坤靜,都無市井喧。
陰陽有恒理,斯與達人論。
擬過園隱阻雨
作者:張羽
在遠每傷離,在近還成隔。
飛雨渺何窮,佳期悵難得。
人寒市井空,天晚江潮白。
知君掩閣臥,終朝遲來客。
歸來即事再用前韻寄霍東崖元方(四首)
作者:宋訥
繁華市井冷灰中,去亂兒歸半是翁。
壹塔有巢留垤鸛,兩潭無水著沙鴻。
興如張翰思吳俗,心似鐘儀樂楚風。
故國遺民說華表,人非城是古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