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浮梁縣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浮梁縣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浮梁縣好玩的地方有:浮梁古縣衙。

浮梁古縣衙,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浮梁鎮舊城村,始建於唐朝元和十壹年(816年)。清朝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浮梁古縣衙最後壹次大修。

歷史上,瓷都景德鎮壹直隸屬於浮梁縣管轄。

而浮梁縣舊縣城(即:浮梁古縣衙景區)自唐代以來,壹直是浮梁縣治所在。是浮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浮梁自古以來壹直是“望縣”,其縣署品級為五品,高出壹般縣署2級。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為其重要的經濟地位,原由便是當地燦爛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詩句曾嘆:“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據浮梁縣誌記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歸饒州府管轄,稱“新平縣”,後又改稱“新昌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因溪水時泛,民多伐木為梁”,又得名“浮梁縣”,延用至今。

宋代,“浮梁饒池仙芝茶,屬茶中佳品,奉為貢茶。”近代,“浮紅”功夫茶更是蜚聲中外,嚴臺村的江資甫經營的“天祥”號功夫茶,榮獲“915年國際巴拿馬萬國和平博覽會”金獎。

1991年4月30日,由縣茶廠首次復制成功的歷史貢茶——“浮瑤仙芝”綠茶,在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榮獲最高殊榮——“文化名茶”獎;1994年6月1日,在北京“1994年中國國際飲品及技術展覽會”上,浮梁縣“瑤裏崖玉”茶榮獲金獎。

主要建築。

五品縣衙。浮梁古縣衙為江南唯壹保存較完整的清代縣衙,也是全國僅存的幾處古縣衙之壹,1987年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東側按察院配套,可全面反映封建社會統治體制。

現存浮梁古縣衙,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95畝),規模宏偉,是我國江南唯壹保存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衙署,有“中國第壹縣衙”、“江南第壹衙”之美稱。

千年紅塔。佛名“大聖寶塔”,始建於公元961年,塔高40.47米,六面九層,距今有1045年的歷史,是融合中國古塔特殊風格和江南建築特色的佛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譽,是古老浮梁的象征、歷史的見證。

“西塔夕照”為古代昌江著名風景之壹,若春和景明或秋高氣爽,則有“文照勝朝暉,紫煙連霄漢”的壯觀。登臨塔頂,眺望四野,俯瞰昌江,瓷都風光,盡收眼底,當別有壹番情境。

歷史文化長廊。以貼地瓷磚建設的歷史文化長廊,長312米,由216塊青花瓷板鋪就而成,綜述了浮梁的概況以及悠遠流長的官文化、瓷文化和茶文化,記載了浮梁壹千三百多年要事珍聞和浮梁作為瓷都之源的發展歷程。

千年奇桂。四棵桂花樹鑲嵌而成。最老的壹棵桂花樹已生長壹千二百年。在千年桂花樹的哺育下,三棵小桂花相依生長,美輪美奐。其中有棵小桂花樹竟由千年桂花樹的腹中生長,此種生長方式非常獨特,世上少有,可謂“母子連心、姐妹攜手、四代同根、千年奇桂。”

魁星閣。精益齋陶瓷博物館陳列展出的藏品,既有藝術陶瓷名作,還有木雕、名硯、象牙雕塑、雞血石、古代銅器等雜件,具有濃厚的民族藝術特色。博物館的藏品,是中外來賓考察、研究中國陶瓷的重要基地,凝集了陶瓷藝術家的聰明才智。

千年瓷壇。這是壹部經典的陶瓷史詩,展示“瓷都之源”的縮影,是古代浮梁勞動人民勤勞智慧和偉大成就的象征。

千年瓷壇從2003年1月8日策劃和籌建到竣工開壇,歷時1年零9個月。它的主體結構由水車、水碓、古驛道、古碼頭、古窯、瓷鼎、瓷龍柱、擎天瓷柱八大部分組成,占地面積5476平方米,整個造型為外圓內方,體現了“天地合壹”的儒教文化色彩。

18世紀中葉,壹艘名叫“哥德堡”號的瑞典木帆船經過18個月的航行,來到中國廣州,開辟了瑞典和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景德鎮瓷器和浮梁茶葉通過“哥德堡”號開辟的“海上絲綢之路”遠銷瑞典等西方國家。

千禧良緣廣場位於浮梁古縣衙景區入口處,石牌樓東側,占地面積666.7平方米。千禧良緣廣場以愛情良緣為主題,充分體現喜慶、浪漫色彩,恰逢瓷都景德鎮千年華誕,取愛情永恒千古不變之意,故命名為“千禧良緣”。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浮梁古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