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品牌的文言文

描寫品牌的文言文

1. 怎樣用文言文描述壹位品牌創始人

(現代文)姓徐名寅,年紀49,雲南昆明呈貢人,從事餐飲業30余年,獨創百余道菜品,教導過的徒弟五百人有余,創立絕味燒烤品牌,他極其註重客戶的味蕾體驗以及食材的品質,是雲南難得的餐飲奇才,雖已至此但他始終堅持不斷創新,只為給普通百姓帶來更佳極致的味蕾體驗,將壹手創立的品牌做成百年品牌是他最大的夙願。

(文言文)徐姓名寅,年四十有九,雲南昆明呈貢人,從事餐飲業三十余年,創百道菜品,教之有徒五百人余,創絕味炙牌,其極重客之味蕾驗及食材之質,為雲南難得之餐飲奇,雖已至此為不絕創,為民,為佳致,將壹手創之牌為百年之牌是其大之誌。

2. 求關於品的古詩文詩句文言文急

酬元郎中同制加朝散大夫書懷見贈(白居易) 命服雖同黃紙上,官班不***紫垣前。

青衫脫早差三日,白發生遲校九年。曩者定交非勢利,老來同病是詩篇。

終身擬作臥雲伴,逐月須收燒藥錢。五品足為婚嫁主,緋袍著了好歸田。

王夫子(白居易) 王夫子,送君為壹尉,東南三千五百裏。道途雖遠位雖卑,月俸猶堪活妻子。

男兒口讀古人書,束帶斂手來從事。盡將徇祿給壹家,遠則行道佐時理。

行道佐時須待命,委身下位無為恥。命茍未來且求食,官無高卑及遠邇。

男兒上既未能濟天下,下又不至饑寒死。吾觀九品至壹品,其間氣味都相似。

紫綬朱紱青布衫,顏色不同而已矣。 王夫子,別有壹事欲勸君,遇酒逢春且歡喜。

3. 描寫蘇州的古文

《蘇州賦》林錫旦(現代) 三江既入,震澤底定;萬物復蘇,川流滋潤。

然則三山島畔,人類遺址逾萬年;草鞋山中,水稻耕作六千輪①。蚩尤先民,兵仗威厲無比;良渚文化,玉琮精美絕倫。

江南並非荊蠻,華夏有此文明。 溯自商周,泰伯來而勾吳立國;延及春秋,闔閭起而伍員建城。

相土嘗水,原野豎起吳都;開天辟地,水陸並列城門②。都邑之綱紀,王業之藩屏。

兵聖奇謀,胥溪通而勝戰強楚;霸王舉鼎,江東出而掃滅暴秦。運河縱貫,江海聯橫。

閶門內外,五更市賈不絕;河塘左右,八方生機依存。集散東西兮貨積如山;供輸南北兮帆檣似林。

富麗州雄,東南稱此都會;郡守府治,有吳據此中心。攘往熙來,盡為四遠客商;櫛比鱗次,均屬百年店亨。

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蘇湖壹熟,禾澤蒼生。賦稅盡出於此;貢物皆輸於京。

此誠姑蘇繁華之地,吳郡滋生之源也。 今得滬寧線之利,占長三角之春。

東毗上海,都市豪氣輻射;西鄰無錫,太湖山水連襟;南會浙江,民營經濟並起;北偕長江,世界貿易繁頻。天境開圖,潑墨揮寫明天更美;平疇立畫,敷彩細繪現實皆真。

壹體兩翼③,宛若大鵬展翅;七區五市,猶如群虎躍騰。時代高新產業,先後落戶;世界五百諸強,競相捷登。

矢誌發展探索,敢為天下先行。制造益重創造;革新更能創新。

蘇式品牌暢銷;特色行業振興。各項成就,國內佼佼領先;諸類稱譽,國際頻頻頒臨。

古城與新區齊昌兮;經濟***文化同贏。 人文既薈萃,地傑更人靈。

季劄掛劍,君子終究誠信;陸績載石,孝子果然廉明④。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陸機賦,高啟詩,三言夢龍奇逸文⑤。

顧陸朱張,三國藉此鼎立;彭宋潘韓,清季所以揚名⑥。宋垂兩範,詩文傳誦百世;明有四家,書畫流韻至今⑦。

吳氏泰伯,天下第壹世家;歷代名賢,贊碑五百有盈⑧。金榜題名,狀元竟成特產;科技進步,院士乃至獨盛⑨。

陳艷青舉重奪冠;費俊龍航天淩雲。吳文化之本源,蘇州人之慧根。

精致化於從容,大氣涵於學問。無浮虛之躁意,有務實之耐心。

精細、雅潔、淡泊、寧靜,皆市民所好;崇文、融和、創新、致遠,即城市精神。 巡覽古跡,探訪名勝。

則走犬長洲,蕩舟錦帆;館娃吳宮,采草香徑⑩。虎丘劍池,疑冢千古待解;江楓漁火,夜鐘百八傳聲(11)。

獅子林內,方入洞而湖石迷路;滄浪亭畔,未進園而綠水相迎。寒碧山莊,嵌法帖而長留天地;拙政名園,居鬧市而猶處山林。

園林甲天下,風景遍吳中。太湖、石湖、陽澄湖,湖光毓秀;東山、西山、穹窿山,山水鐘靈。

同裏稱富土,周莊謂水村。有世界文化遺產,盡展爾雅;非物質文化遺產,亦顯其能。

昆曲婉轉,笛簫依依輕送;吳語軟儂,琵琶聲聲相聞。蘇繡並緙絲,精致典雅;宋錦與年畫,古樸清淳。

從細小處見宏大焉,於藝術中呈繽紛。 魅也人間天堂,嘉者東方水城。

風煙十萬家;水埠兩岸邊。畫橋豈三百;幽巷數不清。

粉墻黛瓦,蘊涵民情風俗;小橋流水,傳說才子佳人。春華秋實,欣結傳承之果;古韻今風,常續城市之魂。

市花丹桂,馥郁含馨;城樹香樟,冠蓋成蔭。古宅新居,鳥語花香;閭肆苑坊,木華水清。

現代之設施,分步到位;人性之服務,與時俱進。歷二千五百年滄桑,城址未變;藉三萬六千頃太湖,水鄉無更。

悠久矣,時時恍若人在世外;秀美哉,處處感同身臨仙境。名不虛傳焉,安居乃冀康而壽;意猶未盡也,樂業當思銳且精。

看吾姑蘇,誌創率先兮,總天時地利人和;情傾小康兮,仗歷史文化底蘊;遇機有緣兮,正因勢而導拼搏;當仁不讓兮,但乘勢而上飛騰。噫!百城媲美天下兮,壹枝獨秀蘇城。

註釋: ①三江既入,震澤底定:《書·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震澤即太湖。

蘇州太湖三山島曾出土舊石器時代遺址;草鞋山出土六千年前水稻谷物。 ②水陸並列城門: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建闔閭大城,設相依水陸城門各八,左思《吳都賦》有:“通門二八,水陸通衢”。

③壹體兩翼:根據國務院批復,為保護古城,在蘇城東辟工業園區,西設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人稱“壹體兩翼”。 ④季劄掛劍;陸績載石:季劄,吳王諸樊四子,有賢聲,出使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

徐君觀劍,不言而 *** 之。季劄因有上國之使,未便相贈。

及返而徐君已故,因心早已許之,便掛劍徐君墓前樹上,以表誠信。陸績為二十四孝中懷橘遺親之孝子,後任郁林太守返蘇,因清正廉明,身無長物,空船難渡海,便載石壓艙以歸,人稱“廉石”。

⑤道子畫,惠之塑:唐開元中吳道子、楊惠之同師蘇州張僧繇,巧藝並著,時有“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之說。 ⑥顧陸朱張;彭宋潘韓:均為吳中名門望族。

⑦宋垂兩範;明有四家:宋垂兩範,指範仲淹、範成大。明有四家,指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創吳門畫派。

⑧天下第壹世家;贊碑五百有盈:《史記》:“吳太伯世家第壹”。滄浪亭有“五百名賢祠”,碑刻泰伯至清594名在蘇賢者畫像和題贊。

⑨狀元竟成特產;院士乃至獨盛:清汪琬答人蘇州特產有兩,其壹“狀元也”,清代蘇州狀元占全國狀元總數22。81%。

兩院院士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蘇州居首位。 ⑩長洲,錦帆;吳宮,。

4. 描寫關於音樂的古文有哪些啊

琵琶行 白居易 《伯牙絕弦》老殘遊記中的《絕唱》次日九點鐘的光景,老殘趕忙吃了飯,走到明湖居,才不過十點鐘時候。

那明湖居本是個大戲園子,戲臺前有壹百多張桌子。那〔那〕同“哪”。

知進了園門,園子裏面已經坐的〔的〕結構助詞,同“得。”滿滿的了,只有中間七八張桌子還無人坐。

桌子卻都貼著“撫院〔撫院〕這裏指巡撫辦事的衙門(官署)。清代的巡撫是省級地方 *** 的長官,總攬壹省的政務,又稱撫臺、撫軍,又因照例兼任都察院的右都禦史,所以也叫撫院。

定”“學院〔學院〕這裏指學院衙門。學院就是提督學院,是掌管壹省文教政令、考試等事的官員,雍正四年前稱提督學政。

定”等類紅紙條兒。老殘看了半天,無處落腳,只好袖子裏送了看坐〔坐〕同“座”。

兒的二百個錢,才弄了壹張短板凳,在人縫裏坐下。看那戲臺上,只擺了壹張半桌,桌子上放了壹面板鼓,鼓上放了兩個鐵片兒,心裏知道這就是所謂梨花簡了,旁邊放了壹個三弦子,半桌後面放了兩張椅子,並無壹個人在臺上。

偌大的個戲臺,空空洞洞,別無他物,看了不覺有些好笑。園子裏面,頂著籃子賣燒餅油條的有壹二十個,都是為那不吃飯來的人買了充饑的。

……到了十二點半鐘,看那臺上,從後臺簾子裏面,出來壹個男人,穿了壹件藍布長衫,長長的臉兒,壹臉疙瘩,仿佛風幹福橘①〔福橘〕福建產的橘子。皮似的,甚為醜陋。

但覺得那人氣味倒還沈靜,出得臺來,並無壹語,就往半桌後面左手壹張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將三弦子取來,隨便和了 *** ,彈了壹兩個小調,人也不甚留神去聽。後來彈了壹枝大調,也不知道叫什麽牌子;只是到後來,全用輪指〔輪指〕彈奏樂器的壹種指法。

幾個手指連續彈撥絲弦,發出急促的樂聲。,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裏彈似的。

這時臺下叫好的聲音不絕於耳,卻也壓不下那弦子去。這曲彈罷,就歇了手,旁邊有人送上茶來。

停了數分鐘時,簾子裏面出來壹個姑娘,約有十六七歲,長長鴨蛋臉兒,梳了壹個抓髻〔抓髻〕舊時壹種少女的發式。把頭發向上梳,在頭頂兩邊綰成發髻。

戴了壹副銀耳環,穿了壹件藍布外褂兒,壹條藍布褲子,都是黑布鑲滾〔鑲滾〕沿著衣服的邊沿,鑲上壹道小邊。的。

雖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潔凈。來到半桌後面右手椅子上坐下。

那彈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錚錚〔錚錚(zhēng zhēng)(cōng cōng)〕擬聲詞,模擬金屬撞擊所發出的響亮聲,這裏用來形容弦聲鏗鏘。彈起。

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裏,便丁丁當當的敲,與那弦子聲音相應;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聽那弦子的節奏。忽羯鼓①〔羯(jié)鼓〕我國古代的壹種打擊樂器。

鼓形像漆桶,兩面蒙皮,用兩根棍棒擊打,常用來敲擊節拍,據說從羯族傳來。壹聲,歌喉遽〔遽(jù)〕急速,驟然。

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每句七字,每段數十句,或緩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轉腔換調之處,百變不窮,覺壹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

旁坐有兩人,其壹人低聲問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白妞〕名叫王小玉。妞,女孩子。

了罷?”其壹人道:“不是。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

他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

妳想,這幾年來,好頑耍的誰不學他們的調兒呢?只是頂多有壹兩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處,從沒有壹個人能及他十分裏的壹分的!”說著的時候,黑妞早唱完,後面去了。這時滿園子裏的人,談心的談心,說笑的說笑。

賣瓜子、落花生、山裏紅、核桃仁的,高聲喊叫著賣,滿園子裏聽來都是人聲。 正在熱鬧哄哄的時節,只見那後臺裏,又出來了壹位姑娘,年紀約十八九歲,裝束與前壹個毫無分別,瓜子臉兒,白凈面皮,相貌不過中人以上之姿,只覺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美麗而沒有媚態,素雅而不寒酸,形容她儀表秀雅。

半低著頭出來,立在半桌後面,把梨花簡丁當了幾聲,煞是奇怪:只是兩片頑鐵,到他手裏,便有了五音十二律①〔五音十二律〕指我國古代高低不同的各種音階。似的!又將鼓捶子輕輕的點了兩下,方擡起頭來,向臺下壹盼。

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裏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左右壹顧壹看,連那坐在遠遠墻角子裏的人,都覺得王小玉看見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

就這壹眼,滿園子裏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壹根針吊〔吊〕同“掉”。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

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裏,像熨鬥熨過,無壹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人參果〕神話傳說中的仙果。《西遊記》第二十四回中說:人參果又名草還丹,形狀像初生的嬰兒,三千年壹開花,三千年壹結果,再三千年才成熟,人吃壹個,能活四萬七千年。

無壹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壹個尖兒,像壹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

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

5. 孔子最著名的文言文

孔子論水

子貢問曰:“君子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啟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而微達,似察;受惡不讓,似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萬折必東,似意。是以君子見大水必觀焉爾也。”

註釋:

①據《孔子集語》引《說苑·雜言》,題目是編者所加。②子貢:孔子的學生,復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③予:給予。④卑下:低下。此指水性向下。⑤句倨皆循其理:指水的曲直方圓等隨物賦形的特性。⑥綿弱微達:曲細柔弱無微不達。⑦讓:辭目,引申為申辯。⑧善化:善於教化改造。⑨概:古代量米時用來刮平鬥斛的木板。這裏用作動詞,引申為刮平、削平。 ( 10 ) 必東:壹定東流入海。

譯文:

子貢問道:“君子見到大水壹定要仔細觀看,是什麽緣故呢 ? ”孔子說:“水麽,能夠啟發君子用來比喻自己的德行修養啊。它遍布天下,給予萬物,並無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處,萬物生長,有如君子的仁愛;水性向下,隨物賦形,有如君子的高義;淺處流動不息,深處淵然不測,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萬丈深淵,毫不遲疑,有如君子的臨事果決和勇毅;滲入曲細,無微不達,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惡名,默不申辯,有如君子包容壹切的豁達胸懷;泥沙俱下,最後仍然是壹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於改造事物;裝入量器,壹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滿則止,並不貪多務得,有如君子的講究分寸,處事有度;無論怎樣的百折千問,壹定要東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意誌。所以君子見到大水壹定要仔細觀察。 ( 因為這無疑是在觀照自身啊 ! ) ”

6. 求描寫壯麗景色的文言文

天目--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余裏。

凡山深僻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hè),飛流淙淙,若萬匹縞,壹絕也。

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二絕也。雖幽谷縣巖(yōu gǔ xuán yán),庵宇皆精,三絕也。

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四絕也。曉起看雲,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雲上若萍,五絕也。

然雲變態最不常,其觀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狀。山樹大者幾四十圍,松形如蓋,高不逾數尺,壹株直萬余錢,六絕也。

頭茶之香者,遠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過之,七絕也。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結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雲,巳(sì)後登絕頂,晚宿高峰死關。 次日,由活埋庵尋舊路而下。

數日晴霽(jì)甚,山僧以為異,下山率相賀。山中僧四百余人,執禮甚恭,爭以飯相勸。

臨行,諸僧進曰: “荒山僻小,不足當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因大笑而別。

水經註:江水 --酈道元江水又東,逕廣溪峽,斯乃三峽之首也。 峽中有瞿塘、黃龕二漢灘,其峽蓋自 禹鑿以通江,郭景純所謂巴東之峽,夏後疏鑿者也。

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

此山漢和 帝永元十二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 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裏,湧起數十丈。

今灘 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屋,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故謂之“新 崩灘”。其頹崖所餘,比之諸嶺,尚為竦桀。

其下十餘裏,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 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 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 耳。

西,即巫山者也。其間首尾百六十裏,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

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 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 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 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青倒影。絕 多生檉柏,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 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 聲淚沾裳!” 江水自建平至東界峽,盛弘之謂之空泠峽。峽甚高峻,即宜都、建平二郡界也。

其間遠望,勢交嶺表,有五六峰,參差互出。有奇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對。

俗傳 兩郡督郵爭界於此。江水歷峽,東逕宜昌縣之插下。

江水又東,逕流頭灘。其水並峻急奔暴,魚 所不能遊,行者常苦之,其歌曰: “灘頭白勃堅相持,倏忽淪沒別無期。”

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餘裏;下水 五日,上水百日也。 ” 江水又東,逕宜昌縣北,-縣治,江之南岸也。

北臨大江,與夷陵相對。江水 又東,逕狼尾灘,而歷人灘。

袁山松曰:“二灘相去二裏。人灘,水至峻峭。

南岸 有青石,夏沒冬出,其石 ,數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須 發皆具:因名曰人灘也。 ” 江水又東,逕黃牛山,下有灘名曰黃牛灘。

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 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既人跡所絕,莫得究焉。

此 既高,加以江 湍紆洄,雖途逕信宿,猶望見此物,故行者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 暮,黃牛如故。 ”言水路紆深,回望如壹矣。

江水又東,逕西陵峽。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裏,山 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十許丈,其石采色形容, 多所像類。

林木高茂,略盡冬春。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

所謂三峽, 此其壹也。山松言:“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 美也。

及余來踐躋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其疊 秀峰,奇構異形, 固難以辭敘。

林木蕭森,離離蔚蔚,乃在霞氣之表。仰矚俯映,彌習彌佳,流連信 宿,不覺忘返。

目所履歷,未嘗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於 千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