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表現自己不同流合汙、堅決與世俗抗爭的詩句有哪些?

表現自己不同流合汙、堅決與世俗抗爭的詩句有哪些?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以寒菊象征忠於故國決不向新朝俯首的凜然氣節。“抱香”,喻指自己高潔的民族情操,“北風”,雙關語,暗示北方來的蒙古統治者。

不經壹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該詩用梅花頂風冒雪開放、發出芳香,比喻經過艱苦摸索、禪機頓悟的境地,從而表達了詩人勸誡世人為人做事應有梅花這般品性的思想。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 冬景》

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劉景文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鬥寒的形象。後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壹面,而這壹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誌消沈、妄自菲薄。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陳與義《春寒》

此詩作者開海棠喻己之風,以海棠幽寂喻自己貶官遭際。而陳簡齋筆下的海棠雅致孤高,不僅風致,更具品格,正是他流亡時的寫照。詩人將自己的風骨、品格融入對海棠的描寫中,使這首詩成為詠物詩的上乘之作。聯系到“靖康之難”後大多北方的宋人被迫漂泊他鄉,這首詩也就獲得了超越個人情懷的普遍品格。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李商隱《贈荷花》

李商隱壹生不得誌,只做過幾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無才,而是沒有知己者的力薦。他生存在牛、李兩黨的夾縫之中,沒有信任,沒有依托,飽受奚落和排擠。這首詩歌頌荷花能榮衰相依,實則表達了自己渴求知己、尋覓政治依托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