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落下的花瓣有意跟隨隨流水漂泊,流水確是沒有意願愛上落花。多指,女子傾慕男子,但是男子卻對女子無意,用來比喻單相思,暗戀。
語出:馮夢龍的《警世通言-趙太祖千裏送京娘》
擴展資料:
《警世通言-趙太祖千裏送京娘》故事:
民間傳說,趙匡胤當初未曾發跡前,跟隨他時任嶽州防禦使的父親趙弘殷時,是壹位地方豪傑。人都稱匡胤為趙公子,或稱他為趙大郎。此人生得面如噀血,目若曙星;力敵萬人,氣吞四海。專好結交天下豪傑,任俠任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個愛管閑事的活祖宗、撞沒頭禍的太歲爺。
他先在汴京城打了禦勾欄,鬧了禦花園,觸犯了漢末帝,逃難天涯。後在關西護橋殺了董達,得了名馬赤麒鱗。於黃州除了宋虎,朔州三棒打死了李子英,滅了潞州王李漢超壹家,來到太原地面,遇了叔父趙景清。
景清在清油觀出家,就留趙公子在觀中居住。誰知染病,壹臥三月。比及病愈,景清朝夕相陪,要他將息身體,不放他出外閑遊。壹日景清有事出門,分付公子道:“侄兒耐心靜坐片時,病如小愈,切勿行動!”
景清去了,公子那裏坐得住,想道:“便不到街坊遊蕩,這本觀中閑步壹回,又且何妨。”公子將房門拽上,繞殿遊觀。先登了三清寶殿,行遍東西兩廊、七十二司,又看了東嶽廟,轉到嘉寧殿上遊玩,行過多景樓玉皇閣,壹處處殿宇崔嵬,制度宏敞。公子喝采不叠,果然好個清油觀!
觀之不足,玩之有余。轉到酆都地府冷靜所在,卻見小小壹殿,正對那子孫宮相近,上寫著“降魔寶殿”,殿門深閉。公子前後觀看壹回,正欲轉身走去,忽聞有女子哭泣之聲。他在這裏遇見京娘,動了惻隱之心,壹路護送京娘返鄉,對於京娘的愛意並沒有接受,而是與京娘結為兄妹成為“英雄救美”的千年佳話。
然而,這樣壹段精美的民間故事傳說,結尾受世俗影響,並不十分地好。趙匡胤行俠仗義,歷經千辛萬苦,壹路上曉行夜住,避嫌疑,戰賊盜,迢迢千裏之遙地將京娘送回家中以後,被京娘的父親趙員外與京娘的哥哥趙文無端猜忌,橫生枝節,氣走了趙公子,逼死了京娘。
原來趙家父子在私下裏商議,趙文說:“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裏。妹子被強人擄去,家門不幸。今日跟著紅臉漢子回來,人無利己,誰肯早起?必然與這漢子有情。千裏送來,豈無緣故?妹子經了許多風波,又有誰人聘她?不如招贅那漢子,兩全其美,省得旁人議論。”
那趙員外是個隨風倒舵沒註意的老兒,雖然問過女兒,那趙匡胤趙公子壹路事女如妹,並無半句戲言。但他卻不以為然,席間硬要趙公子和他女兒成就姻緣,惹惱了趙匡胤,憤罵離席,跨馬而去。以致女兒也含羞懸梁自縊而死。
後來,直到趙太祖滅了北漢,追念昔日與京娘兄妹之情,差人打探,聞聽京娘之死訊後,甚是嗟嘆,敕封為貞義夫人,立祠於小祥村。了卻了這樣壹樁“千裏送京娘”的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