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 歌
壹、教學內容:
《詩經》兩首(代檀、碩鼠)、涉江
二、導語: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這些詩歌編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常用的表現手法是賦、比、興。
屈原,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人,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涉江》寫於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時期。
閱讀《詩經》和屈原的詩可以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和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詩經》開創的現實主義傳統和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浪漫主義傳統。《詩經》中賦、比、興的手法和反復詠唱的特點。《涉江》中運用比喻、誇張、象征手法,借助瑰麗的想象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
其次要掌握這兩篇課文中的文言知識。詞法部分包括: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壹詞多義和詞類活用詞;句法部分包括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賓語前置句和定語後置句等。
兩課中涉及的文學常識和典型詩句的翻譯也須掌握。
三、重點問題討論與研究。
古漢語知識梳理:
1.詞法部分:
(1)通假字:
縣通懸: 胡瞻爾庭有縣貆兮
女通汝: 三歲貫女
直通值: 爰得我直
被愛披: 被明月兮
佩通佩: 佩寶璐
乎通於: 旦余濟手江湘
幽獨處乎山中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臝通裸: 桑扈臝行
與通舉: 與前世而皆然兮
(2)古今異義詞:
置之河之幹兮:古,岸;今,濕、幹凈
三歲貫女:古,多年;今,三年
適彼樂土:古,到,往;今,適合
樂國樂國:古,都城;今,國家
帶長鋏之陸離兮:古,長長的;今,色彩繁雜
被明月兮佩寶璐:古,夜光珠;今:月亮
吾方高馳而不顧:古,不回頭;今,不管,不考慮
固將愁苦而終窮:古,困窘,不得誌;今,貧窮
余將濟乎江湘:古,長江;今,江河
(3)壹詞多義
(4)詞類活用:
名詞用作動詞
不素飱兮(飱,吃飯)
莫我肯德(德,施恩)
與日月兮齊光(光,發光)
冠切雲之崔嵬(冠,戴著)
乘舲船而上沅兮(上,逆流而上)
巢堂壇兮(巢,築巢)
名詞作狀語
旦余濟乎江湘(旦,在早晨)
朝發枉陼兮,夕宿辰陽(朝,早晨;夕,傍晚)
日以遠兮(日,壹天天地)
形容詞用作名詞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忠,忠貞的人;賢,賢能的人)
形容詞用作動詞
齊吳榜以擊汰(齊,同時並舉)
名詞用作使動
駕青虬兮驂白螭(驂,使…作配駕)
步余馬兮山臯(步,使…行走)
邸余車兮方林(邸,使…停止)
2.句法部分
(1)省略介詞
置之(於)河之幹兮
乘舲船余上(於)沅兮
淹(於)回水而凝滯
朝發(於)枉陼兮,夕宿(於)辰陽
(2)賓語前置
莫我肯顧(莫肯顧我)
莫我肯德(莫肯德我)
莫我肯勞(莫肯勞我)
莫余知(莫知余)
雖僻遠其何傷(傷何)
(3)定語後置
帶長鋏之陸離(陸離長鋏)
冠切雲之崔嵬(崔嵬切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