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的詩句 1.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名言警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補充:過零丁洋[作者] 文天祥 [全文]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文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裏的浮萍。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壹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作者] 林則徐 [全文] 其壹出門壹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
時事難從無過立,達官非自有生來。風濤回首空三島,塵壤從頭數九垓。
休信兒童輕薄語,嗤他趙老送燈臺。其二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譯文其壹我離家外出去遠行,無論到哪裏,都會敞開寬闊的胸懷。我們要樂觀曠達,心裏不要難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國家的大事,是很難從沒有過錯中成功的,就連高官達貴也不是天生得來。回想廣東那轟轟烈烈的禁煙抗英,我蔑視英國侵略者。
從今以後,我將遊歷祖國大地,觀察形勢,數歷山川。不要理會那般人幸災樂禍、冷嘲熱諷,鄙棄那些“趙老送燈臺”之類的混話。
其二我能力低微而肩負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盡。壹再擔當重任,以我衰老之軀,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撐了。
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將不顧生死。難道能因為有禍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嗎?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還是退隱不仕,當壹名成卒適宜。我開著玩笑,同老妻談起《東坡誌林》所記宋真宗召對楊樸和蘇東坡赴詔獄的故事,說妳不妨吟誦壹下“這回斷送老頭皮”那首詩來為我送行。
2.有哪些關於泰山的詩句比如說人固有壹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愛問知
泰山--張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裏,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遊泰山 李白 其壹 四月上泰山 石屏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壹長嘯 萬裏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淩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3.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中的於字與哪壹首古詩中的於字
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句話是司馬遷 史記
這句話具有‘於’當‘比’講的特點
他與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山行》中的“霜葉紅於二月花”壹樣
山行
杜牧
遠 上 寒 山 石 徑 斜 ,
白 雲 生 處 有 人 家 .
停 車 坐 愛 楓 林 晚 ,
霜 葉 紅 於 二 月 花 .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註詞釋義
寒山:深秋天涼,山帶寒意。 石徑:石頭砌成的小路。 斜:為了押韻,這裏可以按古音讀作xiá。 白雲生處:山向遠處伸展。 坐:因為。 紅於:比……還要紅。
古詩今譯
石路蜿蜒遠遠地伸向山崖,白雲升騰處依稀有些人家。停車只因喜愛傍晚的楓林,經霜楓葉竟紅過二月的鮮花。 名句賞析——“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