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朱熹的詩句關於實踐(朱熹關於社會實踐的句子)

朱熹的詩句關於實踐(朱熹關於社會實踐的句子)

1.朱熹關於社會實踐的句子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壹鑒開,

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是壹首富有哲理的詩歌,大意是,半畝大的池塘像鏡子壹般明凈徹底,天光雲影在方塘中搖曳流動要問它為什麽如此清澈,因為上有源頭,使活水不斷流來。本文的題目是《觀書有感》,因此本文雖然是在寫景狀物,其實應該是和讀書有關的。實際上詩人是借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壹個深刻的道理,以池水源頭作喻體,比喻在學習中只要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就能進步不已。

這同樣是壹首哲理詩,前兩句寫客觀景物,後兩句揭示哲理。題目也是《觀書有感》, 其實講的是讀書的積累與貫通的關系。蒙沖,也作艨艟,古代的壹種戰船。當大江接納了萬溪千流的春水,本來擱淺江中的“蒙沖巨艦”就象鴻毛壹樣,在壹江春水中輕快自在地航行。這裏,“江邊春水”比喻長期的讀書積累,“蒙沖巨艦壹毛輕”比喻對事物。對問題的突然領悟,也就是貫通。作者通過該詩告訴人們,讀書積累是以貫通為歸宿,而貫通則以積累為基礎,這是人們在讀書中需要把握的。

以詩歌形式闡述讀書經驗,不是壹件易事,寫不好就會枯燥無味,然而朱熹不虧是大家手筆,將深刻的哲理寓於生動形象的自然景物中,使人於清新的氣氛之中既獲得美的享受,又引發出哲理的感悟。

2.朱熹關於參加實踐活動的名言

1、半畝方塘壹鑒開, 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觀書有感》

2、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 ——朱熹 《四書集註》

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朱熹

4、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朱熹

5、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近思錄》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 《春日》

7、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 ——朱熹

8、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朱熹

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10、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 ——朱熹 《朱子全書》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

12、存天理,滅人欲 ——朱熹

13、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誌不立,直是無著力處。 ——朱熹

14、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

15、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 ——朱熹

16、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壹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 ——朱熹

1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18、世路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朱熹

19、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 ——朱熹

20、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誌不立,直是無著力處。 ——朱熹

21、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朱熹

3.學習需要實踐朱熹的名言

1、半畝方塘壹鑒開, 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觀書有感》2、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

——朱熹 《四書集註》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朱熹4、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朱熹5、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近思錄》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 《春日》7、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

——朱熹8、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朱熹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10、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 ——朱熹 《朱子全書》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12、存天理,滅人欲 ——朱熹13、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誌不立,直是無著力處。 ——朱熹14、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15、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 ——朱熹16、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

過了這壹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 ——朱熹1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18、世路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朱熹19、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

——朱熹20、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誌不立,直是無著力處。

——朱熹21、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朱熹22、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朱熹23、立誌不堅,終不濟事。 ——朱熹24、有所不為,為無不果。

有所不學,學無不成 ——朱熹25、不能感人,皆誠之不至。 ——朱熹26、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

——朱熹27、心統性情者也。 ——朱熹 《近思錄》28、心,生道也。

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惻隱之心,人之生道也。

——朱熹 《近思錄》29、在心為誌,發言為詩 ——朱熹30、壹心可以興邦,壹心可以喪邦,只在公私之間爾 ——朱熹31、自修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朱熹32、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壹字,不可少壹字,不可倒壹字,不可牽強暗記,而是要多讀遍數,自然上口,永遠不忘。

——朱熹33、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壹般。就壹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

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朱熹3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35、人之進學在於思,思則能知是與非。 ——朱熹36、唯能不為,是以可以有為,無所不為者,安能有所為耶 ——朱熹37、無壹事而不學,無壹時而不學,無壹處而不學,成功之路也 ——朱熹38、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謅媚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

——朱熹39、禮即理也。 ——朱熹40、十年浮海壹身輕, 歸對梨渦卻有情。

世上無如人欲險, 幾人到此誤平生。 ——朱熹41、少年易學老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42、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後之人則以石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43、不以壹毫私利自蔽,不以壹毫私欲自累 ——朱熹44、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45、百學須先立誌。 ——朱熹46、謙固美名,過謙者,宜防其詐。

——朱熹47、為學,正如撐上水船,壹篙不可放緩。 ——朱熹48、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朱熹49、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 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勢力而淩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誌老成 ,急則可相依。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安知非我 之不是,須平心遭暗想。

——朱熹50、自古聖人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信 ——朱熹51、虛心順理,學者當守此四字。 ——朱熹52、誌大量小無勛業可為 ——朱熹53、天下事,壞於懶於私 ——朱熹54、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其實壹也。

——朱熹 ( 閃$點情 話網)《近思錄》55、書冊埋首何日了,不如拋卻去尋春 ——朱熹56、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 ——朱熹57、當務之急,不求難知;力行所知,不憚所難為 ——朱熹58、學者須先立誌。

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壹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誌不立。 ——朱熹59、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

——朱熹 《範純仁語》60、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朱熹 《宋名臣言行錄》61、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

——朱熹 《朱子家訓》62、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觀書有感》63、守正直而佩仁義 ——朱熹64、誌者詩之本也 ——朱熹65、仁者,以天下為已責也 ——朱熹66、為學讀書,須是耐煩。

——朱熹67、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朱熹68、涵養、致和、。

4.朱熹關於參加實踐活動的名言

1、半畝方塘壹鑒開, 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觀書有感》2、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

——朱熹 《四書集註》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朱熹4、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朱熹5、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近思錄》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 《春日》7、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

——朱熹8、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朱熹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10、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 ——朱熹 《朱子全書》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12、存天理,滅人欲 ——朱熹13、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誌不立,直是無著力處。 ——朱熹14、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15、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 ——朱熹16、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

過了這壹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 ——朱熹1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18、世路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朱熹19、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

——朱熹20、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誌不立,直是無著力處。

——朱熹21、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朱熹。

5.有關實踐的詩句

1、自古聖賢之言學也,鹹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林希元(明)

2、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魯迅(中)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宋)

4、只有實踐能克服經驗的錯誤.——巴人(中)

5、只有實際生活中可以學習,只有實際生活能教訓人,只有實際生活能產生社會思想.——瞿秋白(中)

6、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朱熹(宋)

7、知識是寶庫,但開啟這個寶庫的鑰匙是實踐.——英.托·富勒

6.關於實踐的古詩

1、《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遊

原文: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2、《勸學》先秦:荀子

原文: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譯文: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麽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麽厚。

3、《朱子語類》宋代:朱熹

原文: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

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譯文:理解得越清楚,實踐就越紮實;實踐越紮實,認識就會更加清晰。

4、《送崔先生東歸》宋代:洪咨夔

原文:

相望幾何驛,時許聞成謀。

積誠泮群疑,實踐激眾媮。

譯文:在驛站與之對望,不壹會就想出辦法了。誠實受到了疑慮,實踐才能激發眾人的快樂。

5、《離騷》先秦:屈原

原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飲余馬於鹹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譯文:前面的道路啊又遠又長,我將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讓我的馬在鹹池裏飲水,把馬韁繩拴在扶桑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