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遊敬亭山詩 南齊謝朓
茲山亙百裏,合沓與雲齊。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
上幹蔽白日,下屬帶回溪。交藤荒且蔓,樛枝聳復低。
獨鶴方朝唳,饑鼯此夜啼。渫雲已漫漫,夕雨亦淒淒。
我行雖紆組,兼得尋幽蹊。緣源殊未極,歸徑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皇恩竟已矣,茲理庶無暌。
《由宣城泛湖東下》 陳毅
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遊。
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
遊敬亭山記.(明)王思任
“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賞心也。姑孰據江之上遊,山魁而水怒,從青山討宛,則曲曲鏡灣,吐雲蒸媚,山水秀麗清矣。曾過響潭,鳥語入流,兩壁互答。望敬亭絳雰浮山急,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動。
既束帶竣謁事,乃以青蛙走眺之。壹徑千繞,綠霞翳染,不知幾千萬竹樹,黨結寒陰,使人骨面之血,皆為蒏碧,而向之所謂鳥鳴鶯囀者,但有茫然,竟不知聲在何處?廚人尾我,以壹觴勞之留雲閣上。至此而又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往還”造句之精也。朓乎白乎!歸來乎!吾與爾淩丹梯以接天語也。
日暮景收,峰濤沸亂,飲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歸臥舟中,夢登壹大亭,有古柏壹本,可五六人圍,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鬥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與予所者異。嗟乎!晝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長,回視靄空間,夢何在乎?遊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遊之非夢,而夢之非遊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記之爾。
2.關於“敬亭山”的古詩有哪些1.《獨坐敬亭山》[唐]李白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2.《遊敬亭山詩》 南齊謝朓茲山亙百裏,合沓與雲齊。
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上幹蔽白日,下屬帶回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聳復低。獨鶴方朝唳,饑鼯此夜啼。
渫雲已漫漫,夕雨亦淒淒。我行雖紆組,兼得尋幽蹊。
緣源殊未極,歸徑窅如迷。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皇恩竟已矣,茲理庶無暌。3.《由宣城泛湖東下》 陳毅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遊。
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4.《遊敬亭山記》(明)王思任“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賞心也。
姑孰據江之上遊,山魁而水怒,從青山討宛,則曲曲鏡灣,吐雲蒸媚,山水秀麗清矣。曾過響潭,鳥語入流,兩壁互答。
望敬亭絳雰浮山急,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動。既束帶竣謁事,乃以青蛙走眺之。
壹徑千繞,綠霞翳染,不知幾千萬竹樹,黨結寒陰,使人骨面之血,皆為蒏碧,而向之所謂鳥鳴鶯囀者,但有茫然,竟不知聲在何處?廚人尾我,以壹觴勞之留雲閣上。至此而又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往還”造句之精也。
朓乎白乎!歸來乎!吾與爾淩丹梯以接天語也。日暮景收,峰濤沸亂,飲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歸臥舟中,夢登壹大亭,有古柏壹本,可五六人圍,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鬥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與予所者異。
嗟乎!晝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長,回視靄空間,夢何在乎?遊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遊之非夢,而夢之非遊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記之爾。5.《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唐代:李白敬亭壹回首,目盡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聞此遊盤。溪流琴高水,石聳麻姑壇。
白龍降陵陽,黃鶴呼子安。羽化騎日月,雲行翼鴛鸞。
下視宇宙間,四溟皆波瀾。汰絕目下事,從之復何難?百歲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強食不成味,清晨起長嘆。願隨子明去,煉火燒金丹。
《獨坐敬亭山 》 唐李白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創作背景《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壹首五言絕句。此詩表面是寫獨遊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
詩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寫的是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托。
此詩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作者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參考資料百度知道:/question/8485990633評論踩必背古詩詞300首-淘寶海量精品好書,網友力薦的這兒都有!根據基礎教育相關內容為您推薦必背古詩詞300首-網上買書,上淘寶,品類齊全,折扣多多,這些必讀好物現在買更劃算!來淘寶,壹站式購物網站新體驗,壹網打盡,淘,妳喜歡!m.taobao.com廣告關於“敬亭山”的。專家1對1在線解答疑惑去提問— 妳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獨坐敬亭山》的古詩全文內容是什麽?內容: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意思是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妳看我,我看妳,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壹首五絕,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此詩表面是寫獨遊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 詩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
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托。
擴展資料:
表達了作者閑適的感情,是以孤雲的閑適襯托作者心境的閑適。這兩個詞對“獨”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詩人以“閑”寫出了孤雲的狀態,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讀者在品味孤雲離去的狀態時,感知詩人內心的不忍和無奈。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
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 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
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壹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裏,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
參考資料:
獨坐敬亭山李白 〔唐代〕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只有 壹作:唯有)譯文山中群鳥壹只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後壹片白雲也悠然飄走。
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了。註釋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盡:沒有了。孤雲:陶淵明《詠貧士詩》中有“孤雲獨無依”的句子。
獨去閑:獨去,獨自去。閑:形容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
孤單的雲彩飄來飄去。兩不厭:指詩人和敬亭山而言。
厭:滿足。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此詩表面是寫獨遊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詩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
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托。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這首五絕的前兩句是說,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前兩句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壹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的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
“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壹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壹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寂寞。
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並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遊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作了鋪墊。 這兩句的意象以“眾星拱月”式並置,前句中心詞“鳥”是中心意象,加上“飛”字形成壹個復合意象,強化動態表現意義。
“眾鳥”原可以讓讀者聯想到山中閑靜寧謐的場景,群鳥兒在空山中婉轉鳴啼,有壹種格外的逸趣,而眼前,眾鳥高飛,離人越來越遠,“高”字起到壹個拓展空間的作用,擡頭仰望,空闊的藍天上,鳥兒在遠走高飛,直至看不見。壹個“盡”字,增強了此句的表現力度,表現出李白此時的萬般惆悵。
後句“雲”為中心詞,與“去”復合,默默的雲也在漸漸飄走。而雲並非滿天白雲,原本就只是“孤雲”無伴,偏偏還悠閑地慢慢地飄離。
詩人以“閑”寫出了孤雲的狀態,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讀者在品味孤雲離去的狀態時,感知詩人內心的不忍和無奈。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
盡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他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麽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系在壹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
同時,“相看”也點出此時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與“兩”字相重,山與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
“人生得壹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對詩人來說不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
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眾鳥”、“孤雲”這種動的意象與“敬亭山”這種靜的意象相反並置,時間和空間的維度裏僅僅出現了量的變化,而心理的維度卻產生著質的變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壓抑的士大夫往往對“逝去”,對“消散”有著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暫,宇宙永恒,常常是他們不遇時發出的慨嘆。
詩人引恒久的山為知己,可能是“長安不得見”後,不得已而為之的壹種方式了。就算長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隨“眾鳥高飛”而去。
詩人筆下,不見敬亭山秀麗的山色、溪水、小橋,並非敬亭山無物可寫,因為敬亭山“東臨宛溪,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從詩中來看,無從知曉詩人相對於山的位置,或許是在山頂,或許在空闊地帶,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
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壹點孤獨感。
然而,恰恰在這裏,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
全詩似乎全是景語,無壹情語,然而,由於景是情所造,因而,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說,是“情中景,景中情”。
4.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寫出詩句的意思您好。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出自唐朝詩人李白的古詩作品《獨坐敬亭山》第三四句,其全詩文如下: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註釋
⑴盡:沒有了。
⑵孤雲:陶淵明《詠貧士詩》中有“孤雲獨無依”的句子。朱諫註:“言我獨坐之時,鳥飛雲散,有若無情而不相親者。獨有敬亭之山,長相看而不相厭也。” 獨去閑:獨去,獨自去。 閑,形容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孤單的雲彩飄來飄去。
5.用壹個詞形容敬亭山用“名”(即有名、著名)壹個詞形容敬亭山。
敬亭山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區北郊,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帝諱,改名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亙十余裏。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壹峰",海拔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自南齊謝脁《遊敬亭山》和唐朝李白《獨坐敬亭山》詩篇傳頌後,敬亭山聲名鵲起。謝李之後,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王維,孟浩然,李商隱,顏真卿,韋應物,陸龜蒙,蘇東坡,梅堯臣, 湯顯祖,施閏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清朝畫僧人石濤更是駐錫於敬亭山腳下的廣教寺,以敬亭風光為背景,留下傳世名作《石濤羅漢百開冊頁》。中國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詞、畫達千數,敬亭山遂被稱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外。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將軍率部東進,途經宣城即興吟《由宣城泛湖東下》七絕壹首:"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遊。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