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書法散文作品(2)

書法散文作品(2)

關於書法的散文作品:書法

書法,我覺得很難懂。

留學中國的著名雕塑家熊秉明說,書法是文化的核心。這句話的理解也需要仔細斟酌。文化的核心是哲學。在中國眾多的國粹藝術中,書法最具哲學意味,與許多藝術形式相關聯,反映和承載著最豐富的文化信息,具有活躍而持久的生命力。是唯壹壹種以漢字為表現對象,被世界認可的抽象藝術。而且這種抽象是具體的、可見的、可讀的,是中國眾多藝術的濃縮和概括。

中國古代是詩書畫印合壹。齊秦書法和繪畫是文人的基本功,而書法作為書寫工具,是密不可分的,是文人的看家本領。文房四寶,筆墨,是文人用來打發時間的玩物。僅此壹項就承載了豐富的文化信息。筆分狼、羊、兼、貂、鼠尾,墨分松油,硯分首尾。紙,或書寫媒介,是甲骨文、青銅器、竹簡、瓷磚、絲綢、玉器、絲綢、宣紙、皮革紙、手工紙等等。書寫的內容極其豐富,有銘文、題跋、磚、詩、畫、對聯、平額、寫經、書信、判詞、造像等等。

在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美學、宗教高度統壹,密不可分。政治家都與書法有關,更不用說王右軍、顏真卿、蘇東坡和趙子昂了。僅僅提到李世民、趙霽、乾隆和毛澤東就足以讓妳浮想聯翩。妳可以隨便想壹個古人的名字,隨便翻壹部書法史或者任何人寫的書法簡史就能找到他的名字。可以說,壹部書法史就是壹部政治史、文化史、哲學史和文學史。因此,我們可以說書法是打開中國文化的壹把鑰匙,是觸摸和探索中國文化的捷徑。

我們常說書法最有禪意。在中國書法史上,有兩位禪宗大師最具代表性,壹位是智勇,另壹位是弘毅。李叔同在外國學西畫,下棋,書畫,無所不用其極,但最終皈依佛門,壹切藝術皆隱,書法終其壹生,獨此壹家,足見書法的魅力。其實我也不懂什麽是禪,但是禪的壹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和書法類似,那就是?啟蒙?。無論是學習書法還是欣賞書法,都要靠壹個。啟蒙?有的人三五年就能入門,有的人可能永遠都學不會?陶?,這很正常。

目前,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在古老和時尚之間經常有壹場辯論。在我看來,其實是?""?災難,文字被壹次次簡化,打破了資本主義,扼殺了書法,語境被打破。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壹股書法熱。但由於印刷和認識的局限,劉燕歐昭的那幾本書被視為啟蒙之作,我們很多人視之為聖經和傳統,而對二王的書法、蘇黃迷彩,乃至明清書法家卻知之甚少,以至於有了這樣壹個笑話:Xi的書法被隱藏起來,被視為壹種流行的書法風格。如今的碑帖印刷精美,版本豐富,琳瑯滿目,歷代文物考古發現,加上民間書法的借鑒,營養空前豐富。山珍海味,五谷雜糧,在書世界裏自然多姿多彩,這應該是壹種福氣而不是背離傳統。

然而如今,壹手好牌卻被電腦毀了?,?是錘子這個詞嗎?書法的時代已經基本結束,書法的實用性和工具性已經淡化,書法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土壤。書法和文學壹樣,變得更加純粹和藝術化,甚至成為作家的自戀。但是對於書法本身,我不知道這是壞事還是好事。在我看來,不必擔心書法的發展。第壹,我們有龐大的工作團隊,任何壹個國家的書展都有上萬人參加,更不用說韓國、日本等世界各國的認可;第二,書法已經根植於民族的血脈,紮根於各行各業和人民之中;三書法進入藝術院校專業,學院派無疑對書法的傳承和研究起到了骨幹或主導作用;第四,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素質的提高,或者富人的藝術化,書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令人擔憂的是,很多作家之所以成為作家,是因為自身人文素養的缺失。他們可以學到技術性的東西,但是課外的努力很難彌補。所以當代很難有壹代壹代傳下來的大書法家。書法應該與時俱進,創新探索,應該是幾代人的大課題,而不是口號,更不是貼標簽,自封。

書法作為壹門藝術,與許多藝術相關,反映了許多藝術的普遍規律,包含了中國文化的核心內容。學習和欣賞書法可以成為提高人文素養的捷徑,她的藝術美和哲理美是取之不盡的。書法是流動的建築,是以線條為表現形式的空間藝術。漢字和構圖的結構空間是無窮無盡的。就形式而言,有條幅、豎軸、鬥方、扇面、手卷、冊頁幾種。書法是無聲的音樂,是看得見的節奏。字的獨立與倒影有詩的律動,筆的斷接,行雲流水,筆的長蛇,氣的壹致。淡定之人,如羲之?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悲憤如燕?孩子被困,父親死了,窩倒了蛋?,悲如東坡?在空中煮涼菜,在廚房燒濕蘆葦?就像背壹首詩,彈壹首琴,都是達意,宣泄。

書法是哲學,是許多藝術矛盾的統壹,是藝術的辯證法,這是壹個眾所周知的基本規律,即燥與正、虛與實、主與次、氣與韻、神與質、拙與巧、醜與媚、生與熟、疏與密、行與留、病與虛、渴與寫與墨;沒有工作要工作,沒有工作要工作;粗不重,細不重;知白而守黑,數白而黑;走了就不走,就是走了;外觀第壹,造型第二;從出生到成熟,從成熟;心手相映,我忘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道法自然。

書法藝術,藝術書法。不是簡單的文字遊戲,現在書法的工具性已經退化,剩下的就是純粹的藝術性了。所以空間的突破,構圖的探索,對墨色的重視,對質感的要求,形式的創新,新材料的運用,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流行書風?有人可能會說這是追求終點,但要註意,這是對書法創新的巨大推動。而且書法界還有書寫精神、回歸傳統的思想和流派。多元化正成為當代意識的基本特征,對技法的探索永無止境。

技術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技術妳什麽都做不了。當然,書法和經濟壹樣,最終還是要爭取文化。

與書法相關的散文作品:依附於書法

我第壹次寫書法,是四年前,2012年初。冬天仍然籠罩著大地。周末想沒事幹,就去伏羲廟步行街逛了逛。當我走進離西門不遠的巷子時,突然被壹幅清晰的書法對聯吸引住了。具體是什麽內容現在已經忘了。當時只覺得筆法蒼勁有力,是個標準。

我敲了敲門,進去就看到書法老師坐在屋子中間和壹個朋友在談書法教學。他周圍的墻上貼滿了學生的作品,有楷書,行書,顏真卿的字體,褚遂良的字體,王羲之的字體。飽滿的書法讓人看到了壹步步學習書法的痕跡,讓人更加喜愛書法,仿佛進入了浮墨。

?想學書法?王老師似乎看穿了我內心的想法。

?想學!?我馬上回答。

?想寫好書法,是壹個漫長的過程,必須長期堅持。?

?我會的!?

於是王老師拿出了幾種字體的帖子,看看我到底喜歡哪種著名的字體。最後選了趙孟頫的《丹巴北》。“丹巴杯”的字體溫潤流暢,漂亮靈動,嚴謹中又不失明澤的行雲流水之美。是壹本簡易的楷書字帖,非常適合成年初學者。

從此,我和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書法對人的心靈是壹種熏陶。每次提起畫筆,總有壹種肅然起敬的感覺。剛開始練的時候寫楷書,字很獨立,就像壹個不羈的人。除了抓住細節,我還必須抓住整體效果,就像人臉上的五官壹樣。個人是獨立的,但合在壹起就形成了效果。如果她們不僅漂亮,而且整體和諧,就會有壹種落落大方的美感,就像少女的殷紅的臉,嫩嫩的。

寫書法也能訴說人生,什麽樣的性格,經歷過什麽樣的風雨,似乎都在書法中有所體現,於是就有了?像這樣的話?這種說法。有人寫滄桑,壹看就知道是人生閱歷豐富,人生閱歷豐富;有的人寫珍珠翡翠,壹看就舒服精致。讀字讀帖就像讀人讀事,或世故通融,或豪放內斂,雄渾如鷹,馳騁如馬,芬芳如花,盡在字裏。壹邊喝茶,壹邊寫壹幅充滿筆墨的畫,是壹種無憂無慮的享受。

書法和詩歌也是壹脈相承的。當它們附著到壹定程度,就進入了書法的創作階段。壹般都是寫詩的,比如唐詩宋詞,不禁讓人想起?有壹顆充滿筆墨的心,壹肚子詩書?。詩是美的,書法是厚重的,書法與詩歌的結合,使生活的藝術氣息不斷升華,凝聚成壹首委婉的歌謠,或壹首有品位的作品,耐人尋味,或壹曲嫵媚灑脫的舞蹈,青春洋溢。

現在四年過去了。雖然很短,但意義重大。書法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侶。他陪我走過春夏秋冬,帶我徜徉在文字和詩歌的海洋裏,陪我走過人生最珍貴的歲月,在無數個燈火通明的夜晚,陪我寫下悲喜。練習書法豐富了我的生活,激發了我對生活的熱愛。我願信守當初的承諾,把我對書法的無限真誠傳遞下去!

猜妳喜歡:

1.書法散文

2.書法與生活散文

3.關於硬筆書法的文章

4.分享碩的書法作品。

5.160字硬筆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