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雲夢澤主體位於荊州(楚國第二都城)以東,南至江漢與長江之間,是對路三角洲的沖擊。不難發現,這裏其實是楚國核心區的中心。“蒸雲逐夢,撼嶽陽”,曾經八百年的荊楚早已不在,如今卻深深地藏在國人的記憶裏。是汨羅江上愛國詩人屈原匯成雲夢澤(此處,洞庭湖)的精神,是宋代學者範仲淹深切關懷士人,留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詩篇。
到秦漢時期,由於漢水和長江帶來的泥沙淤積,荊江和漢江內陸三角洲融為壹體,雲夢澤被分割成許多大小不壹的湖泊,有的地區甚至從湖泊退化為沼澤。曾經的“九百裏方”雲夢澤不斷收縮,不斷東移,主力被壓縮在當時的華容縣境內。在東漢末年明朝著名的赤壁之戰中,戰敗的曹操兵已經可以“引軍從華容道回”了,但是道路泥濘難行。
到朱(北魏後期作品)時,雲夢澤主體已移至華容縣以東,南雲夢澤已被新開發的三角洲平原所取代。
唐宋時期,逐漸變淺的雲夢澤主體多被淤泥填平,成為陸地。據縣誌記載,“夏秋汛漲”,雖“苗似海”,但“春夏水枯,為平田。周瑜在十五裏外。”當著名詩人陸遊、範成大周經過這裏時,曾經神秘美麗的雲夢澤已經是草木茂盛、盜賊橫行的地方,被稱為“百裏大旱”。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曾經“九百裏見方”的雲夢澤,如今已經消失在星羅棋布的湖泊沼澤中,散落在城鎮之間。雲夢已消,宮中滿青苔痕;《離騷千年賦》,王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