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閨怨詩王昌齡賞析及翻譯是什麽?

閨怨詩王昌齡賞析及翻譯是什麽?

閨怨詩王昌齡賞析:

唐代詩人王昌齡描寫上流貴婦賞春時心理變化的壹首閨怨詩。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人們“覓封侯”的重要途徑。詩中的“閨中少婦”和她的丈夫對這壹道路也同樣充滿了幻想。

題稱“閨怨”,壹開頭卻說“閨中少婦不曾愁”,似乎故意違反題面。其實,作者這樣寫,正是為了表現這位閨中少婦從“未曾愁”到“悔”的心理變化過程。丈夫從軍遠征,離別經年,照說應該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這位女主人公正當青春年少,還沒有經歷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較優裕(從下句“凝妝上翠樓”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還在於那個時代的風氣。在當時“覓封侯”這種時代風尚影響下,“覓封侯”者和他的“閨中少婦”對這條生活道路是充滿了浪漫主義幻想的。從末句“悔教”二字看,這位少婦當初甚至還可能對她的夫婿“覓封侯”的行動起過壹點推波助瀾的作用。壹個對生活、對前途充滿樂觀展望的少婦,在壹段時間“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壹句點出“不曾愁”,第二句緊接著用春日登樓賞景的行動具體展示她的“不曾愁”。壹個春天的早晨,她經過壹番精心的打扮、著意的妝飾,登上了自家的高樓。春日而凝妝登樓,當然不是為了排遣愁悶(遣愁何必凝妝),而是為了觀賞春色以自娛。這壹句寫少婦青春的歡樂,正是為下段青春的虛度、青春的怨曠蓄勢。

第三句是全詩的關鍵,稱為“詩眼”。這位少婦所見,不過尋常之楊柳,作者何以稱之為“忽見”?其實,詩句的關鍵是見到楊柳後忽然觸發的聯想和心理變化。楊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僅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時,它又是友人別離時相贈的禮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贈的習俗。因為那迷茫和朦朧的楊花柳絮和人的離愁別緒有著某種內在的相似。故少婦見到春風拂動下的楊柳,壹定會聯想很多。她會想到平日裏的夫妻恩愛,想到與丈夫惜別時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華在孤寂中壹年年消逝,而眼前這大好春光卻無人與她***賞……或許她還會聯想到,丈夫戍守的邊關,不知是黃沙漫漫,還是和家鄉壹樣楊柳青青呢?在這壹瞬間的聯想之後,少婦心中那沈積已久的幽怨、離愁和遺憾便壹下子強烈起來,變得壹發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覓封侯”便成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說到“忽見”,楊柳色顯然只是觸發少婦情感變化的壹個媒介,壹個外因。如果沒有她平時感情的積蓄,她的希冀與無奈,她的哀怨與幽愁,楊柳是不會如此強烈地觸動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婦的情感變化看似突然,實則並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本來要凝妝登樓,觀賞春色,結果反而惹起壹腔幽怨,這變化發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難以理解。詩的好處正在這裏:它生動地顯示了少婦心理的迅速變化,卻不說出變化的具體原因與具體過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讓讀者去仔細尋味。

短篇小說往往截取生活中的壹個橫斷面,加以集中表現,使讀者從這個橫斷面中窺見全豹。絕句在這壹點上有些類似短篇小說。這首詩正是抓住閨中少婦心理發生微妙變化的剎那,作了集中的描寫,從而從壹剎那窺見全過程。

原文: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譯文:

閨中少婦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裝扮之後興高采烈登上翠樓。

忽見野外楊柳青青春意濃,真後悔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註釋:

1.閨怨:少婦的幽怨。閨,女子臥室,借指女子。壹般指少女或少婦。古人"閨怨"之作,壹般是寫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婦的離別相思之情。以此題材寫的詩稱“閨怨詩”。

2."不知愁"壹作"不曾愁",則詩意大減。

3.凝妝:盛妝。

4.陌頭:路邊。

5.覓封侯:為求得封侯而從軍。覓,尋求。

6.悔教:後悔讓。

創作背景:

這是唐代詩人王昌齡描寫上流貴婦賞春時心理變化的壹首閨怨詩。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當時人們“覓封侯”的壹條重要途徑。

作者簡介:

王昌齡 (698-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而立之年,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