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野菊花的著名詩句

描寫野菊花的著名詩句

1. 關於描寫野菊花的詩句

關於描寫野菊花的詩句 1.描寫野菊花的詩句

野菊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體裁:七律

苦竹園南椒塢邊,微香冉冉淚涓涓。已悲節物同寒雁,

忍委芳心與暮蟬。細路獨來當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雲新苑移花處,不敢霜栽近禦筵。

野菊

年代:唐 作者:王建 體裁:五絕

晚艷出荒籬,冷香著秋水。憶向山中見,伴蛩石壁裏。

野菊

[宋]楊萬裏

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壹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

懸崖野菊花

將自己逼上懸崖

在絕境的邊緣完成壹次超越

日漸消瘦的風骨裏,可還殘存有飛翔的潛質?

懸崖上的野菊花開了

這隱居靜寂寥落裏的精靈

真能躲過世間的塵埃嗎?

壹陣緊過壹陣的風

吹散暗夜裏明亮的夢

從柔媚到堅毅,竟只是壹瞬

已錯過時令的芬芳

唯有傲然獨對冷月寒霜

將千般心語都訴與天邊雁行

給骨頭裏再註入些忍耐吧

倘展不開飛翔的翅翼

就綻放成懸崖上的菊花

2.關於野菊花的詩句

關於菊花的詩句

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予桃花壹處開.

黃巢《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

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鄭谷 《菊》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範曾大 《重陽後菊花三首》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

範曾大 《重陽後菊花三首》

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

恰如退士垂車後,勢利交親不到門.

劉克莊《菊》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

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鄭思肖《寒菊》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3.描寫野菊花的詩句

1、野菊 唐代:王建 晚艷出荒籬,冷香著秋水。

憶向山中見,伴蛩石壁裏。 2、菊花 唐代: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3、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代: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4、菊花 唐代: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5、詠菊 唐代:白居易 壹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王建 王建(約767年—約830年):字仲初,生於潁川(今河南許昌),唐朝詩人。

其著作,《新唐書·藝文誌》、《郡齋讀書誌》、《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野菊 唐代:王建 晚艷出荒籬,冷香著秋水。

憶向山中見,伴蛩石壁裏。 譯文:荒廢的籬邊,盛開著叢叢野菊,冷冷的清香幽幽地籠罩在秋水上。

詩人猛然回想起在山中也曾見過野菊,它是那樣茂盛地簇生在石縫裏,與它為伴的只有曜曜嗚叫的秋蟲。

4.關於野菊花的詩句

關於菊花的詩句 黃巢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予桃花壹處開. 黃巢 《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 元稹 《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鄭谷 《菊》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範曾大 《重陽後菊花三首》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 範曾大 《重陽後菊花三首》 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 恰如退士垂車後,勢利交親不到門. 劉克莊《菊》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 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鄭思肖《寒菊》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5.描述野菊花的詩句

唐·元稹《菊花》

秋絲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壹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楊萬裏《詠菊》

物性從來各壹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範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

宋·陸遊《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淩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真《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壹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王如亭〔菊城吟〕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6.關於野菊花的詩詞

野菊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體裁:七律

苦竹園南椒塢邊,微香冉冉淚涓涓。已悲節物同寒雁,

忍委芳心與暮蟬。細路獨來當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雲新苑移花處,不敢霜栽近禦筵。

野菊

年代:唐 作者:王建 體裁:五絕

晚艷出荒籬,冷香著秋水。憶向山中見,伴蛩石壁裏。

野菊

[宋]楊萬裏

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壹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

懸崖野菊花

將自己逼上懸崖

在絕境的邊緣完成壹次超越

日漸消瘦的風骨裏,可還殘存有飛翔的潛質?

懸崖上的野菊花開了

這隱居靜寂寥落裏的精靈

真能躲過世間的塵埃嗎?

壹陣緊過壹陣的風

吹散暗夜裏明亮的夢

從柔媚到堅毅,竟只是壹瞬

已錯過時令的芬芳

唯有傲然獨對冷月寒霜

將千般心語都訴與天邊雁行

給骨頭裏再註入些忍耐吧

倘展不開飛翔的翅翼

就綻放成懸崖上的菊花

7.描寫野菊花的古詩詞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範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

宋·陸遊《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淩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8.描寫野菊花好段、或者能形容它的詩句

是壹叢秋菊,也要散發芳香;是壹片秋葉,也要裝點大地;是壹株古柏,也要撐起藍天;是壹眼古井,也要流出清泉。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味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壹處開。

《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

杜甫在戰亂中度過重陽,“舊采黃花賸,新梳白發微”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杜甫)。

元稹:“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後更無花。”

東坡“菊殘猶有傲霜枝”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壹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範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

宋·陸遊《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淩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裏《詠菊》

物性從來各壹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壹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9.描寫菊花的詩句

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賞析:東晉大詩人陶潛寫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難怪宋人周敦頤因陶淵明後真隱士不多,要大發“菊之愛,陶後鮮有聞”的感慨了。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壹首。

詩人對菊花由衷喜愛:開得正旺的菊花壹簇簇、壹叢叢,遍布屋舍四周,他沿著竹籬,忘情地欣賞這些親手栽種的秋菊,不覺日已西斜。第壹句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繞”字則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想,活脫脫地勾勒出壹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圖。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壹轉,指出自己並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淩風霜而不雕,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後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我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誌,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範例。元稹《菊花》壹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這首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後,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壹語說盡,留下了想象空間讓人們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因而歷來被人們所喜愛。

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