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踏青詩句

踏青詩句

踏青詩句:磨山前水似苔,紅妝隊隊踏青回。衣香花氣熏人醉,蛺蝶蜂兒撲面來。

踏青介紹如下:

踏青,是指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踏青習俗由來已久。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踏青的由來介紹如下:

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踏青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壹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

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春日景象,郊外遠足,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余亦壹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壹番。也有的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

踏青的發展介紹如下:

隋朝時期,踏青也是壹項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動。尤其是每當春暖花開的時節,士女遊春活動最盛。隋朝時,著名畫家展子虔繪《遊春圖》,對明媚的春光及人們成群結隊遊春的情景有形象的描繪。

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裏騁足青青原野,權作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壹種調劑方式。

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唐代詩人王維詩句有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壹方面說明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另壹方面也說明了清明與上巳漸漸融合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