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類
1、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後》
2、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3、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4、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5、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論語·季氏篇》
6、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鄭思肖《畫菊》
7、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8、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9、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杜荀鶴《小松》
10、
不經壹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11、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蘇軾《和董傳留別》
12、
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李白《上李邕》
13、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4、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15、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陸遊《病起書懷》
16、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7、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其壹》
18、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19、
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說山訓》
20、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
21、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陸遊《金錯刀行》
22、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
23、
君子不器。
——孔子《論語·為政篇》
24、
千人之諾諾,不如壹士之諤諤。
——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
25、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鄭燮《竹石》
26、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27、
壹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2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
29、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唐寅《把酒對月歌》
30、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勸學詩》
31、
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內,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佚名《菜根譚·概論》
32、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論語·裏仁篇》
33、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顏真卿《勸學詩》
34、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九屆》
35、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論語·裏仁篇》
36、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37、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38、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39、
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論語·為政篇》
40、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41、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李世民《賜蕭瑀》
42、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子思《中庸·第二十章》
43、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登飛來峰》
44、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夏日絕句》
45、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屈原《國殤》
46、
得不為喜,去不為恨。
——司馬遷《史記·日者列傳》
47、
功名萬裏外,心事壹杯中。
——高適《送李侍禦赴安西》
48、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老子·道經·第二十二章》
49、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稼說送張琥》
50、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