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寄情》
年代: 宋 作者: 李呂
臉上殘霞酒半消,晚妝勻罷卻無聊。
金泥帳小教誰***?銀字笙寒懶更調。
人悄悄,漏迢迢,瑣窗虛度可憐宵。
壹從恨滿丁香結,幾度春深豆蔻梢。
解析:此詞認妍麗之筆寫絲幽閨春夜的情思,明艷嫵媚,尤覺動人,頗有晏幾道的風姿。起二句,寫入夜後的情景。醉意初消,閨中人臉上的暈紅漸褪;她晚妝勻罷,感到百無聊賴了。“臉上”句,猶小晏《木蘭花》詞“臉邊霞散酒初醒”意。“霞”,指臉頰因酒力而透出了紅暈。由於“無聊”,才要喝酒,而醉後初醒、更覺無聊。縱使重理殘妝,又有何意緒?於此輕點壹筆。“金泥”二句,補足“無聊”之意。“金泥帳”,用金粉塗飾的床帳:“銀字笙”,笙上以銀字標明音色的高低,故稱。白居易《南園試小樂》詩:“高調管色吹銀字,慢拽歌詞唱《渭城》。”“金泥”句,寫閨人獨處寂寞無侶之恨。壹“小”字,入木三分。帳小而無人與***,自怨自艾,實為下片“瑣窗”句作鋪墊。“笙寒”,笙為簧管類樂器,簧片須烘暖後發音方能圓正。簧片既冷,又懶得去烤熱它,重新吹秦,蓋因賞音之人不在也。兩句極寫女子索居寥落的情態。過片兩句,運筆入虛。全仿小晏《鷓鴣天》“春悄悄,夜迢迢”句式。黑夜,總是那麽漫長,靜聽著迢迢漏聲,孤獨的人閉置在瑣窗之內,無人相伴,又辜負了壹個美好的春宵!“瑣窗”句,用唐詩“徘徊花上月,虛度可憐宵”(見《太平廣記》),概括為全詞主旨所在。下片三句,順筆寫來,豪不著力。末二句忽作轉折,點出題面“寄情”之意。“壹從恨滿丁香結,幾度春深豆蔻梢”,情酣意滿,余韻不盡。“丁香結”,指丁香緘結未開的花蕾。李商隱《代贈二首》之壹:“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以丁香之“結”,喻心情郁結不開,愁恨滿腹。“豆蔻梢”,語本杜牧《贈別二首》之壹:“豆蔻梢頭二月初。”豆蔻生於嶺南,其苗如蘆,其葉如姜,花作穗,嫩葉卷之而生,微帶紅色,葉展花開。南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稱為“含胎花”。杜牧詩中用以比喻“娉娉裊裊”的美女。本詞中亦以“丁香”、“豆蔻”設喻。上句謂女子自與情人別後,終日牽擺,以至相思成災,無法解脫。下句謂壹別數年,虛度了多少個春宵,也辜負了多少美好的年華,比“瑣窗”句更深壹層,對別後之“恨”作了整體性的描述。“丁香結”與“豆蔻梢”,均唐人詩語,詞人信手拈來,合用在壹起,渾如己出,十分精妙,留給讀者完整、鮮明生動的形象。末句意境尤美,含蘊無盡。形象。末句意境尤美,含蘊無盡。?
2.《贈別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解析:第二首著重寫惜別,描繪與她的筵席上難分難舍的情懷。首名寫離筵之上壓抑無語,似乎冷淡無情;次句以“笑不成”點明原非無情,而是郁悒感傷,實乃多情,回應首句。這壹首抒寫詩人對妙齡歌女留戀惜別的心情。齊、梁之間的江淹曾經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黯然銷魂”四字。但這種感情的表現,卻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萬別,這種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詩不用“悲”、“愁”等字,卻寫得坦率、真摯,道出了離別時的真情實感。詩人同所愛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感情是千頭萬緒的。“多情卻似總無情”,明明多情,偏從“無情”著筆,著壹“總”字,又加強了語氣,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覺得,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現出內心的多情。別筵上,淒然相對,象是彼此無情似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這種情人離別時最真切的感受,詩人把它寫出來了。“唯覺樽前笑不成”,要寫離別的悲苦,他又從“笑”字入手。壹個“唯”字表明,詩人是多麽想面對情人,舉樽道別,強顏歡笑,使所愛歡欣!但因為感傷離別,卻擠不出壹絲笑容來。想笑是由於“多情”,“笑不成”是由於太多情,不忍離別而事與願違。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描寫,把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題為“贈別”,當然是要表現人的惜別之情。然而詩人又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於是眼中的壹切也就都帶上了感傷色彩。這就是劉勰所說的:“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蠟燭”本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的眼裏燭芯卻變成了“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在詩人的眼裏,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的離別而傷心了。“替人垂淚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壹層。“到天明”又點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壹種表現。詩人用精煉流暢、清爽俊逸的語言,表達了悱惻纏綿的情思,風流蘊藉,意境深遠,余韻不盡。就詩而論,表現的感情還是很深沈、很真摯的。杜牧為人剛直有節,敢論列大事,卻也不拘小節,好歌舞,風情頗張,本詩亦可見此意。
3.《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
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
門前風景雨來佳,
終日向人多醞藉,
木犀花。
解析: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沈思往事立殘陽。 是誰獨自在西風中感慨悲涼,不忍見蕭蕭黃葉而閉上軒窗,孑立於殘陽中我沈思往事。 被酒莫驚春睡重 ,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應該是賭書吧!)春日醉酒酣睡她不曾驚動我,平時我們也曾有賭書潑茶之樂,(用典故讀書潑茶,形容夫婦相得,夫唱婦隨,誌趣相投) 只是當時把與她相處的珍貴日子當做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