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時候又稱中原、中州、中土、豫州,關於河南的詩如下:
1、《無題·血沃中原肥勁草》近現代:魯迅
原文: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英雄多故謀夫病,淚灑崇陵噪暮鴉。
譯文:前驅者的血浸透了中原大地,養育著新壹代戰士挺拔崛起;嚴寒封鎖了整個中國,冰雪中卻見明麗的春花綻蕾。好壹個南京政府正在演戲,官僚政客裝病軍閥頭子下野。群鴉的晤噪更添淒風苦雨,有人跑到中山陵前偷偷哭泣。
2、《夜思中原》宋代:劉過
原文:
中原邈邈路何長,文物衣冠天壹方。
獨有孤臣揮血淚,更無奇傑叫天閶。
原文:中原邈遠呵,道路多麽漫長!大宋的寶貴文物衣冠已被敵人劫掠到北方。獨有我這樣的孤臣揮拭血淚,更無奇人豪傑叩擊宮門大聲叫嚷。
3、《魯山山行》宋代:梅堯臣
原文: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壹聲雞。
譯文:清晨,連綿起伏的魯山,千峰競秀,忽高忽低,蔚為壯觀,正好迎合了我愛好自然景色的情趣。壹路上,奇峰峻嶺在眼前不斷地變換,沈醉於壹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遊覽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麽地方。
太陽高升,霜雪融落,山林顯得愈加寂靜空蕩,笨熊正在緩慢地爬著大樹,鹿兒正在悠閑地喝著小溪的潺潺流水。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見炊煙,我心中不禁疑問,山裏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這時,忽聽得遠處雲霧繚繞的山間傳來壹聲雞鳴。
4、《歸嵩山作》唐代:王維
原文: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譯文:清澈的川水環繞壹片草木,駕車馬徐徐而去從容悠閑。流水好像對我充滿了情意,傍晚的鳥兒隨我壹同回還。荒涼的城池靠著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金色秋山在遙遠又高峻的嵩山腳下,閉上門謝絕世俗度過晚年。
5、《初見嵩山》宋代:張耒
原文: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
譯文:多少年來,鞍馬勞頓,被困於塵埃之中,塵世汙濁,我的呼吸都有些不暢了。還好有青山在,它穩健、挺拔、聳立,它披壹身青翠,迎接清風雨露,送走晚霞明月。青山的豁達,讓我也有了馳騁的胸懷。
天色漸晚,北風蕭蕭,吹走壹片雲雨,此時,晴空壹碧,幾座山峰就從雲後面走出來了,原來它們是那麽的清瘦挺拔、不染壹絲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