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書得間
拼音: dú shū dé jiàn
解釋: 間:間隙。比喻竅門。讀書得了竅門。形容讀書能尋究竅門,心領神會。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4回:“妳真可謂讀書得間了!妳說的壹點不錯。”
舉例造句: 古人說的‘讀書得間’這也許可以說是要‘看題得間’。
2、讀書君子
拼音: dú shū jūn zǐ
解釋: 舊時稱有誌操有學問的人。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壹本第二折:“[末雲]敢問小姐常出來麽?[紅怒雲]先生是讀書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舉例造句: 高贊見女兒人物整齊,且又聰明,不肯將他配個平等之,定要揀個讀書君子、才貌兼全的配他,聘禮厚薄到也不論。?
3、讀書三到
拼音: dú shū sān dào
解釋: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出處: 宋·朱熹《訓學齋規》:“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緊。”
舉例造句: 我們要學古人讀書三到的學習方法。
4、讀書三余
拼音: dú shū sān yú
解釋: 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指讀好書要抓緊壹切閑余時間。
出處: 《三國誌·魏誌·董遇傳》雲:“人有從學者,……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
舉例造句:讀書三余,定當金榜題名。
5、讀書種子
拼音: dú shū zhǒng zǐ
解釋: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
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書種文種》:“山谷雲:‘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讀書種子斷絕,有才氣者出,便當名世矣。’”
舉例造句: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