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談論漫畫

談論漫畫

9月份開始看漫畫。之前只是隨便翻了翻,基本沒看。我甚至不能提起壹個熟悉的內容...原因可能和我內心的排斥有很大關系。壹直覺得自己沒營養沒深度,看書就把自己藏起來了。但是我沒有和我的孩子談過這件事。他似乎沒有什麽特別的想法。馬小跳沒有在書架上翻,卻對三毛情有獨鐘。他把壹整套三毛看了好幾遍。明的爸爸看到後,不自覺的引起了他的興趣。他想起了小時候最愛做的夢《哆啦a夢》,於是買了壹整套。可惜明哥現在還不感興趣,好像比米曉泉的成語故事繪本冷門多了。

雖然我不反對看漫畫,但是好像做的結果自然就出來了。如果妳想知道,妳需要先閱讀它。我拿起哆啦a夢套裝,從第壹卷開始看。可惜可愛的小熊和有幫助的哆啦a夢其實挺好玩的。斷斷續續看了壹會兒,好不容易看完了壹本書,卻沒興趣看,很容易被其他寫好的書搶走時間。拖我後腿的漫畫還是尋寶系列。因為對屬地的興趣,壹口氣看了好幾本書,但基本都是略讀故事,但仔細看了相關的風俗習慣...?我坐下來問自己,為什麽我不能繼續讀下去?好像圖太多了,而且都很小。感覺有點亂。在我發現混沌中有秩序之後,我還是會頭暈目眩的跳來跳去。每幅畫都縮寫了幾個字,整個故事仿佛被抓起撒向天空,飄飄悠悠,沈不住心...登陸久了,能收集到的信息就少了,除了壹些爆笑的梗。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看文學類的書,可能我只是習慣了。畢竟已經30多年了,改變我的閱讀習慣沒那麽快,需要更多的投入。

上次看向標老師的《以自己為方法》,他的“士紳精神”和“畫面敘事”都在引導我們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轉移到看書上,沒有自己的觀點,把預設的東西扔掉,先看完。閱讀理解相關內容後,回想壹下,用自己的東西來分析比較。在我看了很多漫畫,有了深入了解之前,我是沒有資格去評判的。任何言論都可能被斷章取義。感謝米菲老師,這個漫畫題材開始了我踏入漫畫世界的壹步。雖然只是開始,但已經起飛了。之後我會繼續看,以後了解多了再說。

後續補充:

讀米菲老師的《父母反對漫畫是什麽?好像是科普文章,讓我從另壹個角度思考漫畫。的確,我對漫畫風格知之甚少。當然不存在“忍不住喜歡”,但前提是“要看懂”,漫畫是怎麽運作的?

閱讀手冊上說:我不想推薦漫畫書作為孩子的常規讀物,但我想讓他們知道漫畫書的格式。我們必須教會幼兒漫畫是如何“工作”的:漫畫盒的順序,書中的人物是在思考還是在說話,以及星星、問號和感嘆號的含義。

對我來說,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可能是另壹種味道。突然想起明哥的問題“如果我們也有旁白呢?”我們的生活不是卡通...?

說完上面這句話,我也揭開了心中“不看漫畫”的梗。其實還是“有用”的。潛意識裏,漫畫和沒營養還是聯系在壹起的,只是我不承認罷了。在思考探索漫畫如何運作的時候,我對閱讀的熱情似乎突然打開了...是不是我苦慣了,不想享受生活,也不想承認“快樂的消遣”,就像在有用的格子上爬來爬去,以為這壹生都是值得的?比如我看到王老師打遊戲,即使那是他的工作,即使過了十幾年,我還是不接受。我總隱約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對孩子的影響更大...當王老師說我腦子裏有壹串鄙視的“壹切都不如讀書高”的時候,我還是不承認...這是壹個多元化的世界,每壹種方式都是外在的表現,沒有任何優劣。如何應用,如何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