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然若失成語:爽然若失;惘然若失;恍然若失。
爽然若失,漢語成語,拼音是shuǎng rán ruò shī,形容心中無主、空虛悵惘的神態。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心中無主、空虛悵惘。
示例:《野叟暴言》第七十四回:“戴、劉二人俱爽然若失,愧謝自責,玉麟等亦俱豁然心服。”葉聖陶《倪煥之》壹九:“幾天來國內的空氣蕩漾的厲害,蔣冰如自然也感覺震動;又聽煥之這樣說,對於他自己專辦學校不問其他的信念,不禁爽然若失。”
那風,直撲到我懷裏,壹路疾苦,簡直爽然若失了。畢業大家自然都盼望的,但壹到畢業,卻又有些~。 ◎魯迅《朝花夕拾·瑣記》原本到手的勝利又飛了,大家不覺爽然若失。
惘然若失,漢語成語,拼音是wǎng rán ruò shī,意思是心情不舒暢,好像丟掉了什麽東西似的。出自《後漢書·黃憲傳》。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形容悵惘失意。
例句: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鴉頭》:“﹝少女﹞望見 王 ,秋波頻顧,眉目含情,儀度嫻婉,實神仙也。王 素方直,至此惘然若失。”
清·頤瑣《黃繡球》第五回:黃通理惘然若失,無法可施,急忙趕至衙前。康濯 《水滴石穿》第壹章:“楊九 拾起兩枝枯枝,惘然若失地在樹底下擱著的空碗上敲打著什麽音樂。”
恍然若失,漢語成語,拼音是huǎng rán ruò shī,意思是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麽似的;形容心神不寧,不知如何是好。出自《綠野仙蹤》。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人的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