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誌氣沮喪,失去勇氣和信心。形容有才識誌氣的人因遭受挫折而喪失進取心[2]
丕,有高行,少時壹試禮部,不中,即拂衣去,曰:“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氣。”---《增廣尚友錄統編·卷三·蘇丕》[2]
主謂式;作賓語;含貶義[
隨聲附和
解釋:和:聲音相應。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麽說,就跟著怎麽說。多指獻媚。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壹回:“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心。”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沒有主見[1
屈尊紆貴
解釋:指舊時代地位高貴的人轉而主動地降低身份,俯就地位低的人。紆,曲折,在這裏和‘‘屈’’同義,有受屈之意。
蔚然成風
解釋: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指壹件事情逐漸發展盛行,形成壹種良好風氣。
出處:範文瀾《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八節:“日本國內,自望族以至壹般文士,摹仿唐詩蔚然成風。”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褒義詞。
忍俊不禁
忍俊:含笑;不禁:無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笑
唐·趙璘《因話錄·征部》卷五:“尚書省二十四司印,故事,悉納直廳。……楊虔州虞卿任吏部員外郎,始置櫃jue以貯之櫃初成,周戎時為吏部郎中,大書其上,戲作考詞狀:‘當有千有萬,忍俊不禁,考上下。’”
偏正式;作謂語、狀語;指忍不住發笑。
盤虬臥龍
1盤曲的虬,臥居的龍。比喻隱藏的人才。
2形容樹木枝幹盤旋的樣子。
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廣雅·釋魚》。
兇神惡煞
形容非常兇惡的人。
出處:元·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遭這般兇神惡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枕戈待旦
釋義戈:古代的壹種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著武器躺著,等待天亮。形容殺敵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時刻準備迎戰。
出處《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誌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用法用作褒義。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惴惴不安
解 釋:惴惴:形容既憂慮又害怕的樣子。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出 處:《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乾道八年,濟南辛侯(辛棄疾)自司農寺簿來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
用 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中性詞。
無足掛齒
解釋:足:值得;掛齒:提及,談及。
哪裏值得掛在嘴上。不值壹提的意思(多含有自謙的意思)。
出處:《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此特群盜鼠竊狗盜,何足置齒牙間哉?”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七:“俚語有張王李趙之語,猶言是何等人,無足掛齒牙之意也。”參見“ 不足掛齒 ”。
相濡以沫
成語釋義濡:沾濕;沫:唾沫。泉水幹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壹同在困難的處境裏,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原文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