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甘肅有兩個縮寫,壹個是甘肅,壹個是甘肅。妳看到現在路上跑的車牌,基本都是甘、甘A、甘B開頭,第壹類比較正規,比如隴海線、甘肅到連雲港的鐵路幹線。這些都是古代的縮寫。古時候甘肅叫龍,連雲港叫海。有壹個著名的典故,和甘肅有關。這個成語出自後漢書。光武帝劉秀對對手說:“民不聊生,可以回望蜀。”也就是說,從漢朝開始,甘肅就應該叫甘肅了。
甘肅為什麽叫龍?因為在甘肅和陜西的交界處有壹座山叫龍山,兩者的意思相同,而中國的古字“桐子”在平原上凹下了壹座山,所以甘肅簡稱“隴”。
先秦時期,中國被劃分為九州,甘肅大部分地區在雍、梁,所以在先秦時期,甘肅被稱為“雍、梁之地”。到了南北朝,相當混亂,分為七國,屬於軍閥割據時代。亂世沒有統壹的名字,妳愛怎麽叫就怎麽叫。到了唐朝的時候,終於得出了結論。唐朝以甘州(今張掖市)和蘇州(今酒泉市)的首字合成,簡稱甘。到了宋朝的時候,蘭州以北基本沒有宋朝了,屬於西夏國。
當然,到了南宋,就連蘭州及其周邊地區也不屬於大宋,而是被晉國納入版圖。現在只有天水和隴南在宋朝的邊境地區,基本上甘肅不屬於大宋。
元代,甘肅建省。元朝滅亡後,明朝撤銷了這壹建制,並入陜西政治部,歸陜西管轄。但大部分還是在明成祖的管轄範圍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