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 yǐ tuì wéi jìn ] 。
基本釋義:原指以謙讓來取得德行的進步。後轉指表面上退讓來作為進取的壹種戰略或策略。
出處:漢·揚雄《法言·君子》:“昔乎顏淵以退為進,天下鮮儷焉。”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用法示例:世道之衰也,士大夫不知禮義為何物,往往知進而不知退,及其變也,或以退為進。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
“以退為進”近義詞:
後發制人?[ hòu fā zhì rén ]?
基本釋義:發:發動。制:制服,控制。指在雙方鬥爭中,先讓壹步,待對手暴露出弱點,使自己處於有利地位時,再壹舉制服對手。
出處:《荀子·議兵》:“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
示例:上半場先摸清對方實力,以守為主,下半場積極進攻,後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