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兄恭弟謙是什麽意思?

兄恭弟謙是什麽意思?

正確的應該是“兄友弟恭”,哥哥對弟弟友愛,弟弟對哥哥恭敬。

孔子以知、仁、勇為三達德,在此基礎上提出禮、孝、悌、忠、恕、恭、寬、信、敏、惠、溫、良、儉、讓、誠、敬、慈、剛、毅、直、克己、中庸等壹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義、禮、智為四基德或母德,將它擴展為“五倫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朋友有信。

後人綜合先秦儒、法諸子的思想,提出“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董仲舒提出“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

兄友弟恭的故事:

《雜寶藏經卷壹》中記載:

在過去人壽壹萬歲的年代中,有壹位國王名為十奢,十奢王有四位夫人,各育有壹子;長子羅摩,勇敢而神武,並擁有壹件無剛不摧的寶貝——扇羅,不論是什麽物體,只要是有形狀的或是能發出聲音的,沒有能抵擋其破壞的。

次子羅漫是二夫人所生,和兄長羅摩感情和睦;三子婆羅陀,則是十奢王所鐘愛的三夫人所出,十奢王曾對三夫人說:“我對所有的財寶都無吝惜,只要妳開口,壹切隨妳所願。”三夫人回答他:“我現在沒有需求,若以後有需要,再向國王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