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六年級下冊的練習7成語什麽意思啊

六年級下冊的練習7成語什麽意思啊

六年級下冊的練習7成語的意思:

1、學而不厭:是學習沒有滿足的時候,形容非常好學。

2、苦心孤詣:是對某事用心,到了別人達不到的地步。

3、聞過則喜: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錯誤感到高興,形容虛心,對自己的要求嚴格。

4、見賢思齊: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齊。

5、有教無類:不管什麽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6、不偏不倚:表示精準,中立或公正。

7、誨人不倦:比喻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8、樂此不疲:因酷愛幹某事而不感覺厭煩。形容對某事特別喜愛而沈浸其中。

9、托物言誌:指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誌向和意願。

10、逝者如斯:指這流去的江水; 用以形容光陰如流水壹去不返。

11、喻之以理:用道理來開導說服別人。

12、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車馬等像水流壹樣來來往往、連續不斷。

擴展資料:

1、學而不厭:出自孔子·《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苦心孤詣:出自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格調論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獨運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詣戛戛獨造者言之,公且以效古之作若規仿格調者言之。”

3、聞過則喜:出自先秦·孟軻《孟子·公孫醜上》壹文。

4、見賢思齊:出自《論語·裏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有教無類:出自於《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6、不偏不倚:出自宋朝朱熹《中庸章句》題註:“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7、誨人不倦:出自《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8、樂此不疲:出自《後漢書·光武帝紀下》:“漢光武帝每旦視朝,日仄乃罷。 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閑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原頤愛精神,優遊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9、托物言誌:出自《論語·仁》第25條註釋。

10、喻之以理:出自宋·洪邁《夷堅誌·丙誌》第14卷:“然此婦見鷙獸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難能也。”

11、逝者如斯:出自蘇軾《前赤壁賦》:“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12、川流不息:出自梁·周興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淵澄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