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鉤心鬥角”的形容是怎麽來的?

“鉤心鬥角”的形容是怎麽來的?

“五步壹樓,十步壹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唐代杜牧這篇著名的《阿房宮賦》,引後世無數世人對阿房宮的富麗心向往之、嗟之嘆之,也造就了壹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鉤心鬥角”。

心,宮室中心;角,檐角。鉤心鬥角,原用來形容宮室建築結構精妙、巧奪天工。清·梁邵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壹中雲:“近時詩家詠物,鉤心鬥角,有突過前人者。”孫中山先生在《心理建設(孫文學說)》第四章中寫道:“再而家宅之形式如何結構,使之鉤心鬥角,以適觀瞻,此應用之美術學所必須知也。”

現“鉤心鬥角”除了稱建築結構精美外,更多用作貶義,比喻各用心機,互相爭鬥、排擠。這在清·八寶玉郎《冷眼觀》第二九回中就有過此解:“兼之婦女冶容誨淫,每甘居於希恩沽寵地位,幾欲得男子憐愛則生,失男子憐愛則死,由此鉤心鬥角。”是為爾虞我詐、暗中爭鬥之意。

那麽,究竟是怎樣精美的建築結構使得大詩人杜牧做出了“鉤心鬥角”這樣的形容呢?這就要從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說起。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材為原料,與西方以石材為主不同,自成壹系,創立了壹套自己完整的建築語匯。其中最廣泛使用的擡梁式結構,就是把建築分為三大部分:臺基、屋身和屋頂。每壹部分除了結構意義外,還被賦予了特定的文化含義。比如反宇向陽的大屋頂,除了保護木架屋身不會輕易受潮遭朽外,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於美的向往與追求。《詩·小雅·斯幹》中形容道:“如跂思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翼斯飛。”就是反映這種對於曲線美的熱愛與追求。同時,屋頂憑借不同的造型、層疊,和鬥拱組合在壹起,嚴格地體現著森嚴的等級制度。鬥拱,顧名思義,是由壹種形似鬥的方形構件和若幹弓形的拱層疊裝配而成,在中國古代,只有宮殿、寺廟及其他壹些高級建築上才允許使用。它在結構上起承托梁頭、枋頭以及出檐的重量,將屋頂的重量層層傳到柱子上。而屋頂出檐的深度越大,鬥拱的層數也越多。

鬥拱歷來都具有結構和裝飾的雙重作用。唐宋時期建築以拱的高度作為梁枋比例的基本尺度,由此發展為成熟的“模數制”,即可以提前制件然後批量生產,此種方法由唐宋壹直延續到明清,前後千余年,由此可見鬥拱在建築上之地位。鬥拱的藝術形象,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再由復雜趨於簡練的過程,雖然到明清更多的起象征身份與裝飾的作用,但提到鬥拱,毋庸置疑是中國古代建築最華美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它構成了中國建築‘柱式’中的決定性特征”。

相信妳肯定有過這樣的體驗,不單單是面對著富麗堂皇的故宮太和殿、莊重復雜的曲阜孔廟,不單單是精致細膩的晉祠聖母殿、恢弘大氣的五臺山佛光寺,哪怕只是壹間香火較旺的廟宇或者宗祠,哪怕是滿城遍地的仿古商業街,透過表面浮華萬千,給妳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必定終是有如大鵬欲展翅般的屋頂以及層層疊疊的檐下鬥拱。遙想杜牧當年,於靜夜中暢想阿房宮的景象,不論阿房宮實際上是否存在過,在詩人情懷中,那如峰巒起伏般恢弘的屋頂,那真正“如翼斯飛”的起翹,與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的鬥拱壹起,互相鉤疊、彼此鬥艷,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真實的就是秦朝皇室最奢侈最靡麗的夢——真正廊腰縵回、鉤心鬥角,美不勝收。

瑰麗奢侈的美到極致便是衰敗,所有的精致集於壹處、纏繞不休,鉤心鬥角便也生成了悲哀。後人用它形容人與人之間暗裏窮盡心力地鬥心機,那也必然是在聰明人與聰明人之間——笨人都是直來直去的。人們追求完美,然而當太多美好加在壹起,未必等於更多的美好。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傑拉爾·奧利(Gérard Oury)在20世紀60年代曾經拍過壹部電影《Corniaud,Le》,影片由價值連城的黃金、鉆石以及毒品走私引發,講述了普通旅遊者與黑幫頭子之間巧妙周旋、鬥智鬥勇的故事。片子充滿了法國式的機緣巧合,劇情緊湊,笑料不斷。這部電影的中文名,便叫《暗度陳倉》。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來源於壹個典故。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下》中都有記載:“漢王之國,項王使卒三萬入從。……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公元前104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諸侯罷兵各歸封地。劉邦依蕭何計,不去同項羽爭辯“先進鹹陽王關中”的原來約定。接受封派,退居漢中。韓王謀臣張良,獻計要劉邦回漢中時,燒毀進漢中的棧道(陳倉道上的架木通道),以防項羽、章邯偷襲,也可向項羽做出沒有東進之意,然後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劉邦依計,到南鄭後拜韓信為大將,議定東征計劃。公元前206年,壹方面讓樊噲、周勃領兵壹萬限三月修復燒毀的棧道,做出要從這裏進軍關中的姿態,同時劉邦與韓信則領主力密抄故道(從漢中入褒谷到鳳縣經嘉陵江至散關出陜西寶雞),占領陳倉,作為進兵關中的跳板。把守關中的雍王章邯,始見劉邦修棧道,以為棧道修復還早,只派人把守道口,未加防範。當他得知陳倉失守,派兵抵抗時已經來不及了,只好敗回廢丘(興平)。章邯戰敗自殺。劉邦迅速地再入鹹陽,奠定了打敗項羽的基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劃,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占領了三秦戰略要地。

秘本兵法《三十六計》把“暗度陳倉”作為敵戰計之二:暗度陳倉,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說“奇山於正,無正則不能出奇。不明修棧道,則不能暗度陳倉。”三國時期魏將鄧艾和蜀將姜維在白水(四川松潘東北)附近壹戰,鄧艾便是因為懂得這壹計而獲勝。(見《三國誌·魏誌·鄧艾傳》)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元·尚仲賢《氣英布》第壹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棧道,山崖中用竹木架出的甬道。陳倉,陜西寶雞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形容以明顯的行動迷惑、麻痹對方,暗中采取另壹種行動以達到某種目的,常用於比喻背後行動或偷襲,有時也形容貌此而意彼。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莫非他心裏有這段姻緣,自己不好開口,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也說不定。”

那麽,古代為什麽要修棧道,棧道的修築又有什麽特點棧道,又稱閣道、復道,是沿懸崖峭壁修建的壹種道路。古代高樓間架空的通道也稱棧道。棧,《說文解字》釋為竹木之車,《玉篇》、《集韻》、《韻會》、《壹切經音義》等釋為柵、閣板、小橋、閣版板,再引申作動詞便指用竹木設造,即稱編木曰棧。顏師古註《漢書》稱:“棧,即閣也,今謂之閣道,蓋架木為之。”司馬貞《史記索隱》又引崔浩曰:“險絕之處,傍絕山巖施板梁為閣。”這既指《正韻》、《廣韻》裏談到的木棧道,也指典型的最原始棧道。《辭海》(縮影本)中有解釋:“棧道……我國古代在今川、陜、甘、滇諸省境內峭巖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壹種道路,是當時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

棧道最早興起於何時,目前還無確切史料。以考古和民族學觀點看,遠古時代人們多以狩獵為主,為追逐獵物,壹般沿山脊開路,沒有設棧道的必要。從棧道工程看,沒有鐵工具是難以施行的。大概是人們進入以耕種為主的時代以後,對水的依賴加強,多沿山谷取行,再加上鐵工具的出現,棧道才有了產生的可能和必要。由此判斷,棧道應出現在戰國時期,這與史書上記載當時“棧道千裏,通於蜀漢”、“棧道千裏,無所不通”相吻合。

歷史上,棧道在中國西南及陜南秦嶺大巴山山地產生和分布最廣、使用最多,這是與其地理環境密不可分的。中國西南山高水險,交通不便,在現代交通方式產生以前,棧道無疑是平直近捷的壹種交通設施。這使得棧道產生有其必要性。

棧道按材料可分為兩大類:

。木棧這其中按形式又可分為5類:

標準式。即木棧最基本最原始的形式。是在陡險崖壁上鑿孔安木梁,水中立木柱托梁,再在梁上鋪木板成路。《諸葛亮與兄瑾書》載:“其閣梁壹頭入山腹,其壹頭立柱於水中。”即指這種形式。這種棧道形式的遺跡在子午道洋峪韓家崖,褒斜道黑楊壩、秧田壩、高家壩、江口、磨坪、紅巖裏,景谷道飛鵝峽等處有存。

懸崖斜柱式。在巖壁陡直,河水又深,無法垂直立柱托梁的地方,人們在壁孔下方鑿孔立斜柱以托橫梁,即懸崖斜柱式。懸崖斜柱式分成直接斜柱型和木秒斜柱型兩種。

直接斜柱型是直接在懸崖上將孔鑿成傾斜狀以立斜柱托梁,在褒斜道柳川摩橋灣有此型遺跡存留。木秒斜柱型清人有記載:“偏橋之制,先鑿穴石壁上,下二、三丈復鑿穴以搭巨木,木斜出秒,與上壁穴平舉橫木,上穴中復引其首,綴於木秒,勢平後固以短或鐵或竹索,兩木之間則施驕木焉,實土布以版,如是始通人行。”這種形式底柱(木秒)用禪卯方式結合在橫出的短下梁上,斜托上梁。其遺跡在子午道石眨峪第壹地點、滓峪第二地點Ⅱ、川段、武關道流峪河V段、褒斜道江口北段、王家楞西壩、金牛道廣元明月峽北段、景谷道南坪、元雙河塘、故道徽縣雙龍崖都有存。

無柱式。俗稱空木橋,即《水經註》稱的“千梁無柱”式棧道。這類棧道處懸崖,水又深又急,無法立直柱,而路面近水面,難於立斜柱,故采取無柱式。這種形式人行其上十分危險,所謂“逸涉者,浮梁振動,無不搖心眩目也”。為了安全起見,這種棧道多設勾欄(欄桿)相護,唐代曾將金牛道險棧“限以勾欄”,宋人文同《過朝天嶺》詩稱:“且倚鉤欄擁鼻吟。”有載:“山峻水急,其中多峰巖壁立,難以鑿路,募匠跳石成孔,橫貫巨木,上覆木板,外作欄桿繞之,如橋梁狀,故名曰棧道。”這種形式的遺跡在四川大寧河,廣元明月峽南段,褒斜道黑楊壩、西壩、石婭子、李家莊,子午道石泛峪第二、第三地點,滓峪第二地點Ⅰ段,武關道黑龍口1、11段有存留。另無柱式棧道也有壹種加固型,即斜張拉型,劉禹錫《山南新修釋路記》載把無柱式棧道“柄木短鐵而廣之”。即在棧道上方鑿孔安柄木用鐵索拉托橫梁,類似今天的斜張拉橋。

為了防流水與滾石和供行人休頓以避烈日雨淋,標準式和懸崖斜柱式棧道還加蓋成閣,故又稱棧道為閣道。古人計算棧道便以間或閣為單位。山西渾源懸空寺棧道和《名山圖》上的棧道圖,加蓋壹般在壁孔上鑿壹排閣孔裝橫袱梁,也可在上鑿壹排閣孔裝斜袱梁以托緣板,閣梁與壁梁用木支撐相連,木與木用勾欄相接。

就目前的考察資料看,木棧的基本形制為:棧道孔徑,最大80厘米(廣元飛鵝峽),最小10厘米(流峪河V段),壹般以25~45厘米居多。棧道孔深,最深101厘米(武關異),最淺4.5厘米(流峪河Ⅰ段),壹般以30~70厘米居多。相比之下,壁孔普遍大於底孔。從殘留的石梁、木梁長度,石級和壁孔與底孔垂直距離看,當時棧道路面最寬可達6米,最窄僅0.90米,以2米居多。

汀步式。這種棧道是用木樁在沼澤和稀泥地帶插入地下,人行木樁上的壹種棧道。這種形式在四川、雲南等地有存。其與汀步橋的不同之處有兩處:壹是汀步橋用草、土、鹽、石而不用木;壹是汀步橋用於濟河,而汀步式棧道為越壹大片沼澤地而設。

木筏式。這種棧道多在原始林區,主要為滑木需要,人們將木紮釘成木筏狀連接起來,鋪於陡險泥濘之處以滑運木材和行人。以往有人將此稱為土棧,以用木作用於土得名,但以此分類,前面的木棧則都要改稱石棧了。實際上古棧道無土棧之稱,只有木棧和石棧之稱。

。石棧民間又俗稱為偏路,原僅特指凹槽式,現總***應有凹槽、標準、無柱、堆砌4種形式。

凹槽式。將山崖剝鑿成石槽,道從槽中通過,民間俗稱偏路,是石棧中最典型和最原始的形式,產生較早。李白《蜀道難》中“天梯石棧相鉤連”之句,以往註釋者均將“天梯”釋為“山勢高峻如天梯”,而將“石棧”釋為“木棧道”。實際上這裏的天梯應為木棧,而石棧應為凹槽式石棧。這種木石棧相連接的遺跡在褒斜道和大寧河有發現。今瞿塘峽、武關道流峪河柿圓子有存。

標準式。形式與木棧標準式同,只是用石料作梁、柱和板。今子午道洋峪韓家崖、子午峪第二地點有殘存。

無柱式。形式與木棧無柱式同,只是用石料作梁和板。今蘆山禁門關、陜西太白縣王家楞紅巖裏、留壩孔雀臺有存。

標準式與無柱式兩種石棧不用棒卯,不加蓋成閣道,是在明清以後木棧毀棄後在原址上設置的,歷史壹般不長。

堆砌式。用0.3~0.6米見方碎石在與水平面成100~110度角的陡峭石壁上,按幾何力學堆砌而成的懸空石道。在今大寧河巫溪縣城到大寧鹽廠間有存。

棧道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分布,但典型的木棧主要分布在四川、陜西、雲南、貴州、西藏、甘肅等省區,而其中以四川、陜西兩省分布最廣,規模最大,史稱“棧道千裏,通於蜀漢”、“棧道千裏,無所不通”,即指今川陜兩省。

棧道作為中國特有,歷史上對南亞地區有較大影響。唐以前法顯和宋雲多有記載,唐代記載更詳,知南亞印度尼泊爾古代多棧道之設。

從有關資料看,中國棧道的興盛時代是在漢唐及北宋。這段時間對棧道多有增設,如漢代楊母在大相嶺造閣、李苞修褒斜閣道,隋唐治石門關三十裏閣路、晉暉修故道棧閣,五代修斜谷閣道2800余間,宋修白水路棧閣2309間。但明清以來便很少有大規模增設棧閣之舉,多為毀棧為偏路的事功。這種改棧閣為偏路早在漢代就有,如東漢李盒便在都閣壹帶“減西濱之高閣,就安寧之石道”。王升《石門頌》也談到:“或解高閣,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唐代商州刺史李西華便在武關道棧閣旁吊開偏路以避水潦。今廣元千佛巖,漢為棧道,唐代韋臯改為偏路,但宋又設閣道,到明洪武時曹震又將棧道改易為偏路,至於今天。康熙時賈大司馬在連雲棧開路於嶺上,“由是險降而行,無復昔日之治架木,而棧道遂廢”。明人王士性認為:“今之棧道非昔也,聯輿並馬,足當通街。”。清人吳煮也載:“國朝因西睡用兵,屢發努金修棧,嶸巖盡辟,舊路亦多改行,遂不見所謂閣道者矣。壹彼時架木為閣,故可燒也。若今之棧遒,豈復能燒乎。”

從宋元開始,棧道數日急減,如前面所錄褒斜道150裏區間從宋到明***減少714間。最終,由於歷史和自然的原因,棧道退出了歷史舞臺。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告訴我們有時候表面的絕境未必是真的絕境。山重水復,也許會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