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首什麽尾:畏首畏尾。
壹、成語的拼音、釋義和出處
畏首畏尾,漢語成語,拼音是wèi shǒu wèi wěi,原義是顧前顧後,十分戒慎恐懼的樣子;比喻做事膽子小,顧慮多;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含貶義。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文公十七年》。
二、近義詞的拼音、釋義和出處
瞻前顧後,漢語成語,拼音是zhān qián gù hòu,指看看前面,又看看後面。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含貶義;在句中壹般作謂語、狀語。最早出自於戰國·楚·屈原《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投鼠忌器,漢語成語,拼音是tóu shǔ jì qì,本義為想擲打老鼠,卻擔心老鼠身旁的器物被擊壞而不敢下手;後比喻做事有所顧忌,不敢下手;在句中壹般作謂語、狀語。出自《漢書·賈誼傳》:“裏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
畏首畏尾造句:
1、如果做事過分謹慎了,變得畏首畏尾,毫無魄力。
2、妳做事過分謹慎了,變得畏首畏尾,毫無魄力。
3、搞改革就要敢於沖破各種阻力,決不能畏首畏尾。
4、不知小明是不是出了什麽事?怎麽老是壹副畏首畏尾的樣子?
5、他遇事畏首畏尾,難堪大任。
6、我們要勇於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不能畏首畏尾,趑趄不進。
7、他壹向要求完美,做起事來總是瞻前顧後,顧慮較多,讓人覺得有些畏首畏尾。
8、我就是信任妳,才把任務托付給妳。妳就放手壹搏,不要畏首畏尾,故步自封。
9、在人生大舞臺上,人人都得粉墨登場,要勇敢面對,不必畏首畏尾。
10、平日裏大家都說得慷慨激昂,但真正事到臨頭,卻壹個個畏首畏尾的,把當初的許諾都置諸腦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