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中的成語典故如下:
1、越俎代皰,讀音:yuè zǔ dài pào,出處:《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釋義:越,指跨過;俎,古代祭祀時盛放牛羊等祭品的器具。庖,廚師。本義是指主祭的人跨過器具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的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2、望洋興嘆,讀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出處:《莊子·秋水》:“據說;河神因河水大漲而自以為了不起。後來到了海邊;看到無邊無際的大洋;於是望洋向若而嘆。”
釋義:仰望著海洋,感到自己的渺小,發出了嘆息。後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能為力。
3、目無全牛,讀音:mù wú quán niú,出處:《莊子·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釋義:原指初殺牛的人,看見的是整個牛,三年後,技術熟練了,動刀時只看到皮骨間隙,而看不到全牛。後用以比喻技藝到了純熟的、得心應手的境界。也比喻未看到整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