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起大落
拼音: dà qǐ dà luò
解釋: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她的喜怒哀樂都是大起大落,整出整落的。”
舉例造句: 他的壹生多次都是大起大落的。
近義詞: 坎坷不平
反義詞: 壹帆風順
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變化很大。
2、此起彼落
拼音: cǐ qǐ bǐ luò
解釋: 這裏起來,那裏下去。形容接連不斷。
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五章第七節:“時大時小時縮時伸是經常的,此起彼落也往往發生。”
舉例造句: 他們分成了兩組,此起彼落地圍在校長室外聲嘶力竭地喊著叫著。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章
近義詞: 此起彼伏、接連不斷
用法: 作謂語、狀語;形容接連不斷。
3、手起刀落
拼音: shǒu qǐ dāo luò
解釋: 手壹提起,刀就落下。形容用刀動作的迅速。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9回:“武松道:‘原來恁地,卻饒妳不得。’手起刀落,也把這人殺了。”
舉例造句: 他手起刀落,把這個壞蛋給殺了。
近義詞: 砍瓜切菜
用法: 作謂語;指人的動作迅速。
4、兔起鶻落
拼音: tù qǐ hú luò
解釋: 鶻:打獵用的鷹壹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比喻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
出處: 宋·蘇軾《文與可畫雲當谷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即逝矣。”
舉例造句: 此事如兔起鶻落,少縱即逝,此媼亦捷疾若神矣。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
近義詞: 兔起鳧舉、兔走鶻落
反義詞: 拖泥帶水、蝸行牛步
用法: 作賓語、狀語;用於書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