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敗塗地
yī bài tú dì
解釋形容失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並起,今置將不善,壹敗塗地。”
結構緊縮式。
用法用作貶義。形容徹底失敗;不可收拾。壹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正音壹;不能讀作“yì”。
辨形塗;不能寫作“圖”。
近義詞壹蹶不振、望風披靡、落花流水
反義詞旗開得勝、不敗之地、東山再起
辨析~和“壹蹶不振”;都形容“失敗慘重”。不同在於:①~偏重在失敗的慘重程度;是就壹時的情況來看;並能東山再起;“壹蹶不振”偏重在失敗後的嚴重後果;就長遠的發展情況來看;是就此衰落;完蛋。②~只指失敗;並可引申為“糟得壹塌糊塗;壞得不可收拾”;“壹蹶不振”不僅指失敗;還可指挫折;指人在精神上;身體及健康上所受的打擊及嚴重後果。
例句壹支思想渙散、紀律松弛的隊伍參加比賽能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