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則思變的成語

什麽則思變的成語

窮則思變的成語。

拓展知識

窮則思變(拼音:qióng zé sī biàn)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周易·系辭下》。(窮:窮盡、困難)指人處於十分窮困、無路可走的境地時就會努力改變現狀。在句中壹般作謂語、定語、分句,多含褒義。

成語故事

遠古時候,伏羲氏成為部落的首領。在他擡頭觀察天空時,發現天空中那些神秘的大小星星,其縱橫交錯的位置與地上的山川河流有相通之處。伏羲氏又仔細觀察了鳥獸的花紋和巖石的裂縫,從天象與人間事物的對應中受到了很多啟發。

當時,人們在水中捕魚十分困難,只能用樹枝子去戳,壹天捕不了幾條,遠不夠生活所需。伏羲氏又運用疏密相間的黏附原理,反復試驗,發明了漁網,從此,人們捕魚方便多了,捕的魚也多了。

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的基礎上,伏羲氏發明出了“八卦”這壹獨特的闡釋宇宙、自然、社會現象的符號表述系統,以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

伏羲氏死後,神農氏當了首領。他根據八卦“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行之有效的原理,用木頭加工成了木犁,用火邊烤邊壓使木棍變彎制成犁柄。

有了犁後,就可以大片開墾土地,大片種植莊稼。糧食多了,牛羊多了,人們的需求,物品集中到壹個地方,相互進行交換,這就出現了市場。從此,人們的生活大大地方便起來。

成語寓意

古人雲: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這並不是壹句無憑無據的空話,而是壹個經過實踐反復驗證了的真理。只有懂得變通的人才能走出夢想的困境,找到人生的新支點,覓出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

每個人的壹生中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困難,這些困難和挑戰既考驗壹個人的意誌,同時也考驗壹個人能否靈活變通。

山窮水復之時,如果能夠改變想法、另辟蹊徑,定會峰回路轉、柳暗花明。變通是壹種審時度勢的智慧;變通是壹種打破常規的勇氣;變通更是壹種挑戰自我的決心。生活在千變萬化的21世紀,學會變通是人們要掌握的壹項基本技能。

不懂得變通的人只會盲目堅守,辨不清自己真實所需之物,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道路,最終只能被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