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三國的成語

三國的成語

三國的成語有:

1、運籌帷幄: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指擬定作戰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

2、妄自菲薄:過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妄:過分地。菲薄:輕視。

3、步步為營:步:古時以五尺為壹步,步步表示距離短。軍隊每向前推進壹步就設下壹首營壘。形容防守嚴密,行動謹慎。

4、初出茅廬:茅廬:草房。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5、天下大勢:勢:形勢。指國內外的形勢或趨向。

6、無名小卒:卒:古時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沒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7、乘虛而入:乘:趁。趁著虛弱疏漏的地方進入。

8、不出所料:事由變化,在預料之中。形容原先預料的準確。

9、偃旗息鼓:偃:仰臥,引伸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10、養精蓄銳:養:保養;精:精神;蓄:積蓄;銳:銳氣。保養精神,蓄集力量。

11、對酒當歌:對著酒應該放聲高唱。原意是人生時間有限,應該有所作為。後也用來指及時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