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成語的理解,人們常會想到的是那種狂妄的人,
但對於現代社會而言,“班門弄斧”也並非都是壞事。
壹般而言,敢於在班門弄斧的人倘若不是自信之人,也許就是創新之人。為何這麽說呢?
試想,壹個人若對自己都不自信,又怎敢到行家面前去獻醜呢?
正是因為他對自己有十足的信心,所以他才敢到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事。
他只有這麽做才會得到行家的指點,才會使自己得到更多的進步的機會。
但這種自信也決非是盲目的,它需要妳自身實力的支持。
蚍蜉撼大樹般的作風是萬不可取的。
姚明是“中國長城”的頂梁柱,當今NBA的統治者之壹。
但對於NBA中的眾星而言,2002年初入NBA的姚明只不過是壹個乳臭未幹的小孩。
在那幫身經百戰的“祖師爺”面前,他敢於去“弄斧”,於是便成就了如今火箭隊的“姚核心”。
同樣的,除了有自信之外,還有另壹種可能使他們敢於在“班門”前弄斧,那就是具有創新的精神,敢於向世俗觀念發動挑戰。
當代社會註重發展,倘若沈溺於世俗規程會使社會止步不前。
所以我們需要創新。而那些所謂的“班門”內的人所能達到的只不過是壹些陳舊的規程,他們不會去改變自己所崇揚的規則。
而當人們研發出新的技術和事物後,就會有更多的手段和簡便方式去做以前所謂的壹些難事。
而對於這種事,後起之秀只能摸索新技術、新方法,畢竟多年的經驗使“班門”中人有足夠的實力傲視群雄。
在軍營中,有多少士兵風餐露宿,刻苦奮鬥,練就了錚錚鐵骨。
“硬骨頭六連”更是以過硬的軍事作風名威天下。
而如今的連長卻是彬彬壹介書生。這是何故呢?
他就是在發揚硬骨頭精神的基礎上,憑借著敢於創新的膽識,借著科技強兵的春風,以高科技武裝的頭腦去揮舞起最新的“斧子”,在“班門”前耍斧,讓六連又有了長足進步,超越那些“英雄豪傑”。
我們需要在自信與創新中發展,為了成才,更為了成功,何不“班門弄斧”呢?
這就是我主張“班門弄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