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七年級上下冊歷史成語典故?

七年級上下冊歷史成語典故?

Ⅰ 初壹上冊歷史書中的成語故事

1、臥薪嘗膽:

解釋: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壹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故事: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誌報仇復國,請範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嘗壹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2、指鹿為馬:

解釋: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

故事:秦末宦官趙高在秦始皇病故後假傳聖旨命扶蘇自殺,立胡亥為太子,他還想篡奪帝位,特地把壹匹鹿當馬送給秦二世胡亥,胡亥說是鹿,趙高叫胡亥問群臣。群臣有些迫於丞相趙高的勢力違心說是鹿,只有部分說是鹿的大臣後被趙高所害。

3、破釜沈舟:

解釋:比喻下決心不顧壹切地幹到底。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壹還心。”

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沈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Ⅱ 七年級下冊歷史課本中有關的成語典故和詩歌

這些要幹嘛?考試不考這個的!

Ⅲ 七年級上冊歷史所有戰爭對應的成語。

①原始社會:女媧造人

②堯舜禹時期: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

③夏朝:嫦娥奔月(嫦娥、版後羿)權

④西周: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周厲王)、烽火戲諸侯(周幽王VS褒姒)

⑤春秋戰國:退避三舍、(城濮之戰)臥薪嘗膽(勾踐)朝秦暮楚、圍魏救趙(孫臏,馬陵之戰)、紙上談兵(趙括:長平之戰)、徙木為信(商鞅變法)、完璧歸趙、負荊請罪(藺相如)邯鄲學步、因材施教(孔子)

⑥秦朝:指鹿為馬(趙高)、破釜沈舟(項羽:巨鹿之戰)、揭竿而起(陳勝、吳廣起義)、約法三章(劉邦)、霸王別姬(項羽)、楚河漢界(項羽劉邦)、鴻門宴(項羽劉邦)、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羽劉邦)、四面楚歌、(項羽劉邦)背水壹戰(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項羽劉邦)

⑦西漢:金屋藏嬌(漢武帝)目不窺園(董仲舒)

⑧東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投筆從戎(班超)、三顧茅廬(諸葛亮)

⑨東晉:風聲鶴唳、投鞭斷流、草木皆兵(淝水之戰)

Ⅳ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的全書有哪些成語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故事出自《國語·吳語》。成語“如火如荼”,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

故事見於《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天授二年》。成語“請君入甕”,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壹進。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故事見於《莊子列禦寇》。成語“探驪得珠”,比喻寫文章能緊扣主題,抓住要點。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沈著。

故事出自《晉書·杜預傳》。成語“勢如破竹”,形容戰鬥節節勝利,毫無阻擋。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故事見於《莊子·秋水》。成語“望洋興嘆”,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成語“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枕戈待旦”出自劉琨《與親故書》,形象地寫出了劉琨隨時準備殺敵報國的決心。後來用作成語,形容時刻警惕敵人,準備作戰。

故事出自《史記·汲鄭列傳》。成語“後來居上”,往往指後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和汲黯說這話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誌之士,及時振作。

故事出自《史記·魏世家》。成語“抱薪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害,結果反而使禍害擴大。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則成語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比喻為人真誠,嚴於律已,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

手不釋卷

手到擒來

黔驢技窮,出自柳宗元的《三戒》

為國捐軀和視死如歸 出自曹植的《白馬篇》

愚公移山,出自我忘記了

心有靈犀 出自李商隱的《無題》

此情可待 出自同上

萍水相逢 出自《水滸》

希望可以幫到邇喔

Ⅳ 七年級上下冊所有成語+解釋.. 謝謝

七年級上

小心翼翼: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翼翼:謹慎、嚴肅。

瘦骨嶙峋:形容人特別瘦。

頭暈目眩:頭發暈,眼睛昏花。

心驚肉跳:形容擔心禍患臨頭,非常害怕不安。

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擎:舉直起。撼:搖動。

肅然起敬:由於受感動而產生恭敬和欽佩之情。肅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昂然挺立:仰頭挺胸無所畏懼地直立著。

蜂圍蝶陣:形容蜜蜂蝴蝶非常多。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瓊漿:形容鮮美的酒。

盤虬臥龍:回旋地纏繞像臥著的龍。虬:傳說中的壹種龍。

海天相吻:海天相接的地方。

可望而不可及:只能遠遠看見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觸。

絕處逢生:在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地方找到了出路。

浪子回頭:遊蕩不務正業的青年人悔過自新。

碌碌終生:壹輩子平庸沒有作為。

繁弦急管:各式各樣歡快的音樂聲。弦:指弦樂器。管;指管樂器。

紅燈綠酒:形容繁華熱鬧的夜生活。

不可磨滅:經過相當長的時期都不能消失。

玲瓏剔透:形容器物細致,孔穴明晰,結構奇巧。

具體而微:整個形體都已經具備了,只是比較微小而已。

多姿多彩:形容姿態萬千顏色多樣。

回味無窮:從回憶裏面得到很多體會。

不可磨滅:不會消失。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舉世無雙:全世界沒有第二個。

心痛如割:形容心裏痛苦的樣子。

險象環生:危險的現象不斷出現。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多愁善感:形容感情脆弱,容易發愁或感傷。

突如其來:突然發生。

異國他鄉:外鄉,外地(就做客的人而言)。

無憂無慮:沒有憂愁。

天災人禍: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禍患。

陰晴圓缺:指月亮的黑暗明亮、圓滿缺損的自然變化規律。

堅忍不拔:(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堅持而不動搖。

問心無愧:於心不感到慚愧。

獲益匪淺:獲得不少有益的東西。匪:不。

逆來順受:對惡劣的環境和無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態度。

猝然長逝:突然離開人世。

繁花嫩葉:密密地開著的花和嫩綠的葉子。

呼朋引伴:指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抖擻精神:振作精神。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德高望重;道德高,名望重。

波光明滅:水波閃閃,壹會兒看得見,壹會兒看不見。

返老還童:形容越活越年輕。

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

引頸長吼;伸直脖子大聲吼叫。

海枯石爛:直到海水枯幹,石頭腐爛,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

日轉星移:太陽轉了方向,星星移了位置,形容發生極大的變化。

千姿百態:形容的各式各樣的姿勢。

變化無常:沒有規律在出現新的狀況。

弱肉強食:指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

竊竊自語:形容聲音細小。

驚慌失措:害怕慌張,舉動失常。

隱隱約約:聽起來(或看起來)不是很清楚。或感覺不是很明顯。

連續不斷:壹個接壹個,不間斷。

夜色蒼茫:夜晚的景色空闊遼遠,沒有邊際。

更勝壹籌:更高出壹著,更好壹點。

開膛破肚:剖開胸腔和腹腔(多指家禽、家畜的)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斷肢殘腿:形容殘缺不全的四肢。

毫不猶豫:意思是很堅定。猶豫,拿不定主意。毫,比喻細小,壹點點。

窸窣作響:

壹葉孤舟:壹條孤零零的小船。

遙遙在望:在很遠的地方能看得見。

昂首挺立:仰著頭直立。

孤塔聳立:壹座孤零零的寶塔高高地直立起來。

高插青冥:高高地直插青天。

碧瓦飛甍:碧綠的瓦片,高高翹起的屋脊。

歷歷在目:清晰地呈現在眼前。

風定天清:大風停止,天空清明。

壹切烏有:壹切東西(景象)都消失了。

直插霄漢:高與天接。

黯然縹緲:昏暗得看不分明。

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鉆研或經營。孤脂:別人所達不到的。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形影不離:像物理跟它的影子壹樣分不開。形容彼此關系密切。

各得其所:每壹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排。

小波粼粼:形容水波明凈。

不可救藥:比喻人或事物已經壞到無法挽救。救藥:用藥救活。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駭:驚嚇。

隨聲附和:別人說什麽,自己也跟著說什麽。形容毫無主見、壹味盲從。

神通廣大:指特別高的本領。

莽莽榛榛:草木叢生的樣子。

眉開眼笑:形容高興愉快的樣子。

疲倦不堪:困倦得不能忍受。

踉踉蹌蹌:形容走路不穩的樣子。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

大模大樣:形容傲慢、滿不在乎的樣子。

張牙舞爪:形容猖狂兇惡的樣子。

洋洋得意:自己感到十分得意或舒適。洋洋:得意的樣子。

不可壹世:自以為在當代沒有壹個人比得上他。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愛慕虛榮:喜歡表面上的光彩。

引弦而戰:拿取弓箭去打仗。引弦,拉開弓弦。

七年級下:

1、人跡罕至:罕:少。人的足跡很少到達。指荒涼偏僻的地方。

2、人聲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騰。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壹樣。

3、來勢洶洶:動作或事物到來的氣勢很厲害。

4、荒草萋萋:形容荒草茂盛的樣子。

5、九曲連環:形容很曲折、復雜的情況,也可以形容河流彎曲。

6、可歌可泣:泣:不出聲地流淚。值得歌頌、贊美,使人感動流淚。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跡。

7、鮮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鮮:少.為:被.

8、當之無愧:無愧:毫無愧色。當得起某種稱號或榮譽,無須感到慚愧。

9、鋒芒畢露:畢露:完全顯露。銳氣和才華全都顯露出來。多指人好表現自己。

10、家喻戶曉 :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知。

11、婦孺皆知 :孺:小孩。婦女、小孩全都知道。指眾所周知。

12、馬革裹屍 :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13、鞠躬盡瘁: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14、死而後已: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壹直到死為止。

15、燕然勒功:燕然,山名,既今內蒙古境內之杭愛山。勒功,刻石記功。

16、鍥而不舍: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7、兀兀窮年: 辛辛苦苦的壹年到頭這樣做,兀兀,勞苦的樣子。窮年,終年,壹年到頭。

18、瀝盡心血:瀝:壹滴壹滴。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19、潛心貫註:貫註:集中。全部心思集中在壹點上。形容註意力高度集中。

20、心會神凝:會:領悟,理解。指對方沒有明說,神情已經領會。

21、迥乎不同:形容差別很大,完全不壹樣。

22、壹反既往:壹:完全;既往:從前。完全與以前相反。

23、慷慨淋漓:淋漓:充盛,暢快。形容說話、寫文章意氣昂揚,言辭暢快。

24、氣沖鬥牛:氣:氣勢;牛、鬥:即牽牛星和北鬥星,指天空。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25、群蟻排衙:指整齊地排列。衙,衙門。排衙,原指舊時官署陳設依仗,全署屬吏依次參拜長官的情況。

26、古典新義:指聞壹多對《周易》《詩經》《楚詞》等的研究。

27、警報叠起:叠,屢次。這裏指國民黨當局蓄意殺害聞壹多的信號多次出現。

28、知人之明: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29、惹人註目:惹起別人註意。

30、雜亂無章:章:條理。亂七八糟,沒有條理。

31、不見天日:比喻社會黑暗,見不到壹點光明。

32、博學多識:博學多才的人,在事業上有成就,社會上有聲譽,貢獻也比壹般人要突出。

33、壹拍即合:拍:也稱打拍子。壹打拍子就合於樂曲的節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關系,壹下子就說到壹起或結合在壹起。

34、尋歡作樂:尋求歡快,設法取樂。形容追求享樂

35、忘乎所以: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36、義憤填膺:義憤:對違反正義的事情所產生的憤怒;膺:胸。發於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

37、大徹大悟:徹:明白;悟:領會。形容徹底醒悟。

38、戛然而止:戛:象聲詞。形容聲音突然終止。

39、參差不齊:參差:長短、高低不齊。形容水平不壹或很不整齊。

40、變幻多姿:事物的形式由壹種變為另壹種,多種多樣,姿態萬千。

41、本色當行:做本行的事,成績十分顯著。

42、離合悲歡:泛指別離、團聚、悲哀、喜悅的種種遭遇和心態。

43、低回婉轉:多指曲子輕柔悅耳,曲調多變。

44、叱咤風雲:叱咤:怒喝聲。壹聲呼喊、怒喝,可以使風雲翻騰起來。形容威力極大。

45、渾身解數:渾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數:那套數,指武藝。所有的本領,全部的權術手腕。

46、高視闊步:眼睛向上看,邁大步走路。形容氣慨不凡或態度傲慢。

47、盡態極妍:盡:極好;態:儀態;妍:美麗。容貌姿態美麗嬌艷到極點。

48、息息相通:呼吸也相互關聯。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

49、力不從心:心裏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50、堅持不懈:懈:松懈。堅持到底,壹點不忪懈。

51、千辛萬苦: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

52、風餐露宿:風裏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53、夜不成眠:夜晚因有心事而不能入睡。

54、精疲力竭:竭:盡。精神、力氣消耗已盡。形容非常疲勞。

55、悶悶不樂:悶悶:心情不舒暢,心煩。形容心事放不下,心裏不快活。

56、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57、耀武揚威:耀:顯揚。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58、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時神氣十足的姿態。

59、怏怏不樂:怏怏:形容不滿意的神情。心中郁悶,很不快活。

60、姍姍來遲:來得很晚。姍姍,形容走路緩慢從容的樣子。

61、憂心忡忡:憂愁的樣子。

62、疲憊不堪:疲憊:極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63、畏縮不前: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64、魯莽大膽:形容說話做事不經考慮,輕率。

65、念念有詞:念念:連續不斷地念叨。舊指和尚念經,現指低聲自語或含糊不清地說個不停。

66、語無倫次:倫次:條理。話講得亂七八糟,毫無次序。

67、精打細算:打:規劃。精密地計劃,詳細地計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時計算得很精細。

68、孤立無援:只有壹個人或壹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69、凍餓之虞:為吃飯穿衣而憂慮。

70、聞所未聞:聞:聽到。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見。

71、鄭重其事:鄭重:審慎,嚴肅認真。形容說話做事時態度非常嚴肅認真。

72、知足安命:滿足於已經得到的,認為現在的狀況很好。

73、不毛之地: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74、不可思議:原有神秘奧妙的意思。現多指無法想象,難以理解。

75、聊以 *** :聊:姑且。姑且用來安慰自己。

76、養精蓄銳:養:保養;精:精神;蓄:積蓄;銳:銳氣。保養精神,蓄集力量。

77、齊心協力:形容認識壹致,***同努力。

78、頭昏眼花:頭腦昏暈,眼睛發花。

79、腰酸背痛:形容極度勞累。

80、勇往直前:勇敢地壹直向前進。

81、迫不及待:近:緊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82、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83、剛毅不屈:意誌堅強,不怕困難或不屈服於惡勢力。

84、夢寐以求:寐:睡著。做夢的時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著。

85、斑斑駁駁:壹種顏色夾雜有別種顏色,形容斑點很多。

86、生意蔥蘢:草木茂盛富有生命力。

87、進退維谷:維:相當於“是”;谷:比喻困境。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

88、壹塵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潔凈。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幹凈。

89、 略勝壹籌:籌:籌碼,古代用以計數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較起來,稍微好壹些。

90、 眼花繚亂:眼睛看到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彌亂。

91、 秩序井然:有條理,整齊而不混亂。

92、心甘情願:心裏完全願意,沒有壹點勉強。多指自願做出某種犧牲。

93、石破天驚: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沈,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後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94、慷慨以赴:重義輕生、大義凜然走上前去。

95、相得益彰:相行:互相配合、映襯;益:更加;彰:顯著。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96、有過之無不及: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

97、高枕而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覺。形容無憂無慮。平安無事。

98、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99、眼花繚亂:繚亂:紛亂。看著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也比喻事物復雜,無法辨清。

100、望聞問切:中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

Ⅵ 初壹歷史五個成語典故和相關事件與人物

揭竿而起 ,陳勝吳廣 ,秦末農民起義

四面楚歌 ,項羽 垓下之戰

草船借箭,諸葛亮 赤壁之戰。

火燒連營,陸遜 猇亭之戰。

黃袍加身 ,趙匡胤 陳橋兵變

Ⅶ 七年級的歷史小報,求成語典故

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

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壹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

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

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

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壹切

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念書確

實很沒出息。於是,暗暗下定決心,壹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

壹日,年復壹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於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於成為壹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

得非常好。他用壹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奠定

了基礎。這以後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

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壹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巨

著《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大家的好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傑作《兩都賦》相比。由於

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

求,壹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壹進。

Ⅷ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本中所出現的成語典故

桂淩之戰: 交戰來國家自:趙、魏、齊。 典故:圍魏救趙 影響:無 馬陵之戰: 交戰國家:魏、齊 典故:減竈計 影響:齊國強大 長平之戰: 交戰國家:魏、齊。 典故:紙上談兵 影響:東方六國無力抵禦秦國的戰爭。 城濮之戰:退避三舍 我要說的是商鞅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的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國家。這句話告訴我們商鞅變法的作用、好處。商鞅變法對各個國家的作用:戰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地主階級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同誌,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就是因為這壹點,我國的封建社會形成了。 至於三國故事稿,我就不會了

Ⅸ 七年級上歷史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的成語、典故

政權分立:春秋戰國 三國 東晉十六國 南北朝 五代十國

民族融合成語:壹衣帶水 滿漢壹家

民族融合典故:呼韓邪單於率眾歸漢 昭君出塞 土爾扈特部回歸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