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數據:
公元前607年,鄭國攻打宋國,宋國軍事家華遠有多年作戰經驗,擔任這場戰爭的統帥。兩軍開戰前,華遠為了鼓舞士氣,答應全軍將士今天殺羊犒賞大家。羊肉在古代是非常珍貴的肉類,壹般用於祭祀,普通人是沒有機會吃到的。
羊肉還有另壹層意思。如果皇帝要獎勵壹個英雄,他會用羊肉作為獎勵,所以羊肉也意味著榮譽。如果士兵能吃羊肉,肯定會認為這是華遠對他們的肯定,要求他們為華遠而死。
羊肉上來後,華遠親自給全體戰士送了壹碗羊肉,戰士們都吃得心滿意足。這時,壹名男子告訴華源,他的司機還沒有得到羊肉。
春秋時期打仗,將軍們坐在戰車上指揮,車夫由專門的車夫趕。司機大多是在溫飽線徘徊的窮人,有壹點駕駛能力就參軍當司機,以維持生計。華遠看不起丁洋,他只是壹個馬車夫,不想用劍殺死敵人。他對那人說:“他只是個馬車夫。”
羊群倒在他身邊,聽華遠說得清清楚楚。他只能看著別人吃羊肉,自己喝涼水,心裏醞釀著壹個可怕的陰謀。不久之後,羊把花垣倒在戰場上,兩個兵盯著,看誰先動起來開戰。
華遠舉起手,還沒等他發出前進的命令,羊就倒了華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鄭軍跑去。宋軍的人目瞪口呆。華遠還沒下命令嗎?他為什麽先跑了?不僅宋軍目瞪口呆,鄭鈞也目瞪口呆。不知道這是宋軍的新策略還是什麽原因,還有敵方教練是怎麽主動送人頭的?
華遠坐在車裏罵羊不聽軍令,羊卻回答說:“剛才分羊肉是妳的決定,現在開車是我的決定!”宋軍看到華遠幾乎是主動送到鄭鈞懷裏的,所以他不能盲目地瞪眼。他只能和鄭軍作戰,然而因為失去了華遠的指揮,他們打起仗來壹塌糊塗,壹度被鄭軍消滅,華遠也被鄭軍活捉。
這件事後來成了成語“各行其是”,意思是各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互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