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空下著小雨,空氣非常清新。我們壹家人冒著小雨去參觀了曲阜的孔廟。
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我終於來到了夫子廟。首先看到的是壹座城門,據說有上百年的歷史!我們走著走著,漸漸來到了“大成殿”。這座大殿僅次於太和殿,是皇帝親自重修的。大廳建在壹個高高的平臺上,周圍用石頭柵欄圍著。紅墻金重檐在藍天下顯得格外雄偉。“大成殿”有十根龍柱,每根柱上有兩條栩栩如生的龍。據說乾隆皇帝來過九次,每次來,大家都會提前用紅布把龍柱包好。這就是民間傳說:連皇帝都要隔著紅布看龍柱。
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了後花園,這裏的花草樹木都是皇帝親手栽種的。原來歷代皇帝上任後都會來這裏參拜。每年,住在孔廟的孔子後代都會受到皇帝的獎賞。連太子的啟蒙老師都是孔子的後代。為什麽皇帝這麽重視孔子?孔子學說的獨特魅力是什麽?回家壹定要讀孔夫子的書。
進入孔府,裏面有很多大房間,灰色的外墻給人壹種簡約的感覺。房間並不整潔,但卻錯落有序,彼此相對。這樣的布局構成了很多石墻和墻角,不認路的人壹走進去就會迷路。穿過大廳時,我看到壹扇門。只有孔子和皇帝才能走進這扇門。來到孔府,導遊給我們介紹說很嚴格。比如仆人從外面端水進來,女仆在裏面接。中間有壹堵墻,墻下有壹個洞,水就從這個洞流入屋內,不允許男丫鬟見面。政府中的公務員應該為他們的錯誤受到懲罰,甚至是孩子。
來到這裏,我學到了很多古代的規矩,也看到了很多原創的書法作品。我知道孔廟的行為。孔子打開了壹扇窗,真的受益匪淺。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了山東曲阜,這裏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故鄉。
曲阜,古稱魯郡,為魯國都城,三孔為孔廟、孔府、孔林。
我們早早來到夫子廟門口觀看開幕式。孔廟是祭祀孔子、褒揚儒學的廟宇。占地面積654.38+0.4萬平方米,是中國三大古建築之壹。我們走近了,壹座高聳的宮墻蜿蜒在我們面前。在墻的中間,有四個大字“萬仞宮墻”,是清朝皇帝寫的。
八點整,伴隨著壹陣猛烈的號角聲和震撼人心的鑼鼓聲,城門緩緩打開,許多全副武裝的武士從裏面走出來,手持弓箭,壹步壹步威風凜凜地走到臺下叩拜,然後整齊地在兩邊列隊。然後所有的文武官員都出來了。表演開始時,我看到勇士們個個身懷絕技。壹個戰士突然加速,擡腳,在空中做了壹個前空翻,然後穩穩落在地上。然後其他戰士揮舞弓箭追上來,表現得像眼前的敵人。
開幕式後,我們隨著人流湧入城市。這裏古樹參天,琉璃瓦黃,歷代帝王留下的碑刻、亭臺樓閣很多。印象最深的是“避水橋”。橋很寬,呈拱形,兩邊有很多雕龍彩繪的柱子,看起來古色古香,非常漂亮。中間有壹條白色古磚砌成的路。相傳乾隆皇帝來祭拜孔子。經過這座橋時,大臣紀曉嵐說:“皇帝,妳要走在橋的中間,這意味著妳的國家正在壹步步崛起,後繼有人。妳要左顧右盼,說明有才華的人來幫妳了。”
然後我們去了大成殿祭拜孔子的雕像,參觀了許多景點,如神社和神社。最後,我們前往第二個目的地。
暑假期間,父母帶我去曲阜遊玩。曲阜最著名的景點是“三孔”,即孔廟、孔府和孔林。
到了“三孔”,發現人山人海,有刻章賣孔府三寶的,有寫詩刻孩子名字的,還有來來往往的外國遊客。為了更多地了解孔子,我們找了壹個導遊。聽說是讓我來解釋,導遊費應該是80元,只向我們收了50元。
走進夫子廟大門,導遊說大門上的字是金黃色的,代表了孔子的光輝思想。大門的顏色是紅色、藍色和灰色。紅色表示推崇孔子的思想,藍色和灰色表示孔子的思想很重。
沿著中路走,過了幾道門,來到壹個碑亭,亭中壹只烏龜扛著壹個高高的石碑。導遊告訴我,這個碑是整個孔子學院最重的碑,是其他碑的20多倍,從運河運到孔子學院要花好幾個月。這個紀念碑太重了,以至於烏龜張著嘴喘著氣。我仔細壹看,確實是真的。烏龜張著嘴,吐著舌頭,看起來很累。
走進壹個院子,我發現了兩棵奇怪的樹。在其中壹棵樹上,長了壹棵彎彎曲曲的小樹,連著那棵大樹。導遊解釋說這棵樹是龍樹。有壹年,皇帝來了,他累了,就靠在這棵樹上休息。有了皇帝的光環,樹長成了龍。有龍必有鳳。導遊指著這棵龍樹旁邊的枯死老樹的樹枝給我看,上面的形狀真的很像壹只大鳥,很可能是壹只鳳凰。
在孔廟的正殿裏,有許多柱子,都雕刻著精美的龍紋。奇怪的是,他們身上蓋著紅布。導遊告訴我,是因為皇帝來孔府,孔子怕和皇帝發生沖突,惹皇帝生氣,所以把龍柱蓋上了。皇帝問為什麽,孔子說,妳是真龍,我們的龍是五爪龍,怕妳看到不吉利。
曲阜孔廟裏還有很多人文知識。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仔細參觀壹下。
在豐富多彩的暑假裏,父母帶著我和弟弟去參觀了曲阜的孔廟,讓我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爸爸告訴我,夫子廟是中國現存的古建築群,僅次於故宮。它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壹,堪稱中國大型古代寺廟建築的典範。
當我第壹次到達孔廟時,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四個醒目的漢字“萬仞宮墻”。父親告訴我:這四個大字是清乾隆皇帝形容孔子學識淵博,稱贊孔子學識高至萬尺的禦筆。再往裏走,我們來到第二道門,門上寫著“金音玉振”。為了表現孔子的精湛學識和爐火純青,像演奏音樂的全過程壹樣原封不動。父親壹路上邊走邊給我講孔子的故事,我聽得津津有味。夫子廟郁郁蔥蔥,極目遠眺,我和弟弟在松柏間嬉戲,穿過星空。我認為這座寺廟最引人註目的是正面的十根石柱。它們都是用整塊石頭雕刻而成,非常壯觀。每根柱子上雕著兩條龍,翺翔於雲端,中間夾著壹顆寶珠,人稱“雙龍戲珠”。大廳前有壹尊孔子的雕像。這是壹尊身著朝服的孔子雕像。為什麽會有壹個穿皇袍的孔子?那是因為人們非常尊敬孔子,視他為皇帝,所以才立了這樣的孔子雕像。"
參觀曲阜孔廟,了解了很多古代聖人的事情,學會了孝敬長輩,尊敬父母,也開闊了眼界,感受了儒家文化。
有壹天放假,爸爸說要帶我們去三孔孔廟旅遊,紀念孔子。
我們開車去了山東曲阜的孔廟,父親請了壹位阿姨給我們講解。她帶我們從“萬仞宮墻”進入旅遊景點夫子廟。
我壹走下臺階,就看到了四座牌坊,即門檻星門、金音玉柱、太和袁琪和太上殿。我心想,這是誰給孔子建的?聽了姑姑的解釋,才知道這些牌坊原來是歷代皇帝為了紀念和祭祀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豎立的。
我們還看了孔子種的樹。聽說孔子壹生種了五棵樹。只有這壹個留了下來,但它被閃電擊中了五次。我覺得這棵樹真的很幸運!
然後我們來到壹個叫“杏壇”的亭子,據說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後面的房子有個很有意思的名字叫“陰謀”。我很好奇,就認真聽了阿姨的講解。原來,前屋屋頂的壹角插在另壹邊的兩個角之間,叫做“勾心”,重疊的兩個角叫做“鬥角”。
哈哈,玩得開心!
很快,我們來到了最後壹個“大成殿”。有兩株柏樹,龍柏和鳳柏,大廳的墻上刻著“萬世楷模”。在祭拜了孔子雕像後,我們結束了我們的孔廟之旅。
回去的路上,我奇怪為什麽那麽多皇帝拜孔子為師。看來孔子真的是聖人,他的學問是淵博的。我想向他學習虛心求實的精神,擴大知識面。我不僅要“學”,還要“想”!
今天,我的收獲真的很大!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夫子廟。夫子廟位於東城區,綠樹環繞,風景秀麗,年代久遠。是元、明、清三朝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在夫子廟裏,還有元明清時期的最高學府——國子監。
壹進大門,我就看到了孔子的雕像。據旁邊的導遊介紹,孔子身高1.92米,被世人稱為“專家”。大門兩側有許多元明清進士的題字,有紀昀、柳永的名字。
然後,我們跟著壹個旅行團來到壹棵700年的老樹前。導遊說,有壹次,秦松去拜祭孔子,當他走到這棵樹下時,突然刮起了大風,他的黑帽子被吹掉了。果不其然,沒過幾天,他就被朝廷革職處死了。然後,樹上長出了壹張臉,秦松的臉。
然後,我們進了大成門。大城門以前有欄桿,被袁世凱鋸掉了。
然後,我們來到了碧湧。碧湧外的水池是圓形的,裏面的大殿是方形的,象征著“天是圓的”。池子裏的水很清澈,有很多小金魚在遊來遊去。進入碧雍殿,只見壹把金椅,面前擺著壹桌筆墨紙硯。正殿有壹幅畫,畫的是皇帝講課的場景:下面跪著幾千個學生,皇帝坐在金椅上講課。他每講壹次,下面兩個使者就給學生重復壹句話。
之後我們去了十三經墓。那裏有很多石碑,完整的刻了名著。最後,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夫子廟。
寒假裏,父母又帶我去了北京。我們參觀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天安門廣場、夫子廟博物館和天壇公園...其中,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夫子廟博物館。
那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夫子廟。我們先走進壹個古門,叫“邢星門”,早在南宋紹光元年,也就是1131,就已經在這裏了。
當我們跨過門檻時,首先看到的是壹個半圓形的水池。我們看了介紹。這個水池叫“池畔”,意思是伴水,所以是半圓形。在古代,新生必須通過“潘橋”,這是池畔上的橋。這個儀式叫“入盤”,是古代的入盤儀式。
往前走,有壹根鮮紅的柱子,壹扇門,藍黑色的瓷磚。大門位於我們前面。此門為“大成門”。我媽告訴我,大成是孟子對孔子的評價,意思是把孔子的集古聖賢贊到壹個很高的境界。我心裏暗暗感嘆:孔子真是厲害!
最後,我們來到了大成殿。我看到壹塊匾,上面寫著“世世代代的楷模”。我媽說這個豎匾是南宋皇帝的禦書。這個成語代表了孔子淵博的知識和他教書育人的光輝形象。進入正殿,前五尊石像中間是孔子像,前面擺放著人們的貢品。我擡頭壹看,發現天花板上有清朝的彩畫,龍、鳳等動物畫得惟妙惟肖。
拜孔子是很有講究的。不能進行普通的祭拜儀式。應先衣著得體,雙手清潔,然後進行“鞠躬禮”: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兩人要粘在壹起,鞠躬三次。所謂真心,是精神上的。
了解到孔子是壹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學識淵博,深受觀眾敬仰,在世界各國影響深遠。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孔子學院和孔廟。
這次參觀不僅增加了我對孔子的了解,也堅定了我要努力學習,成為壹個有知識的人的信念。
壹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了歷史悠久的安福孔廟。
壹進大門,就看到壹條鵝卵石小路,兩旁挺立著柏樹,由園丁修剪,看起來像威武的士兵列隊歡迎我們。
沿著小路走,來到圓橋。這座橋長七八米,寬兩米,由漢白玉砌成,在陽光下閃著銀光。橋下的半圓形池塘被圓橋壹分為二,池塘裏的水明亮得仿佛被周圍的綠樹青草染過。仔細看的話,偶爾能看到幾條小魚在開心的玩耍。講解員說,半塘在古代是用來蓄水、防火、洗硯臺的。我仿佛看到穿著長袍,梳著長辮子的學生在用這西方的毛筆寫字。
走過圓橋,擡頭看見了大城門。只見十幾根渾圓的紅柱像巨人壹樣用無窮的力量撐起了大成門。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中間的兩根龍鳳柱,上面雕刻著雲朵,壹只鳳凰和壹條龍在雲朵上飛翔,栩栩如生,似乎隨時準備飛往地球。講解員說這是古人用壹整塊石頭雕成的,我不禁在心裏贊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手多巧啊!他們的技術真的很高!
走過大成門,壹眼就能看到雄偉美麗的大成殿。房子上,飛檐翹起,像壹只向往藍天的小鳥。屋下精致的宮燈隨風搖曳,蓮花花瓣的拱門賞心悅目。走進大成殿,金光閃閃、栩栩如生的銅像映入眼簾。中央是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心地善良,面帶微笑,孔子兩側是古代學者荀子、孟子。墻的周圍都是安福的名人,他們為安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看著栩栩如生的銅像,我仿佛看到他們在對我微笑,告訴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安福乃至中國的發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回來的路上,我壹直在想:孔廟真是幸福的象征,幸福的驕傲!
夫子廟位於吳山廣場的西北面。紹興於宋元年遷此,從未離家,歷時八百余年。按照傳統風格和江南園林布局,是杭州不可多得的古代藝術瑰寶。假期裏,我重遊了孔廟。壹進夫子廟,只見鳥語花香,流水潺潺,壹堵高墻隔出了兩個世界。墻外喧鬧熱鬧,裏面寧靜祥和,讓人流連忘返。漫步進西走廊,看到許多石碑,上面以漫畫的形式刻著孔子的22部聖作;東走廊的內容是歷代科舉榜。
經過漫長曲折的走廊,從唐代到民國,各種珍貴的石碑陳列在壹邊,內容各異,有的還刻有人物,紀念人物;有些碑上刻著字,講的是以前發生的故事。難怪夫子廟也被稱為杭州的石圖書館。我記憶最深的是放在壹邊的解釋機,它講述了不同朝代使用的不同文字:從流暢的篆書到蒼勁的隸書,再到抑揚頓挫的楷書,加深了我作為書法愛好者對中國文字的認識。
五年級的時候,我參觀了夫子廟,這次參觀給我帶來了不壹樣的感悟和感受:夫子廟不僅有書法、碑刻和禮儀,還有科舉文化和儒家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次訪問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也啟發了我的思考。希望以後通過不斷的學習,能成為壹個有知識有內涵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