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縣是海南省西北部的壹個歷史悠久的縣。臨高人民有自己的語言和許多獨特的習俗。臨高的俚語經過歷史選擇,蘊含哲理,臨高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引用。聽起來很簡潔,我想發人深省。
“讓鳥兒飛,讓狗搖尾巴。”這是勸人們不要做無益的事,而要做有益的、對自己有用的事。做無用的事情就像養壹只鳥。最後,它會飛回森林,離開妳。養狗就不壹樣了。它會壹直跟著妳,為妳服務。
“鍋涼了大家動,鍋熱了大家散。”這是壹個教人與人溝通的道理。當沒有利益沖突的時候,所謂的朋友看起來相處的很好。有困難和利益沖突的時候,所謂的朋友就會散了。
“蘿蔔動壹次,黃壹次。”這裏的菠蘿指的是“野菠蘿”,意思是野菠蘿移植的時候,搬的次數越多,越難成活。這個成語主要是用來告訴人們不要動,動壹次就輸壹次,這和臨高人愛地情節有關。
"開車時不要撞倒羅."這句話的另壹句是“車碾蘿蔔”。意思是開車的時候不要碾過路邊的菠蘿或者其他植物。隱含的意思是,做壹件事,要想到和這件事有關的人,不要牽扯到別人。如果牽扯到別人,就坐車軋蘿蔔了。這句話現在已經成為壹些腐敗人士的口頭語,暗示大家都是車和勞拉的關系,不要侵犯對方的利益。
"閃電擊中椰子,給風帶來了麻煩."風信子是壹種藤蔓植物,喜歡爬在椰子的樹枝上。這句話的意思是椰子被閃電擊中了,風也受到了影響。告訴人們不要依附權貴,免得最後陷入困境也逃不掉。
“雞肥爪香。”雞肥的時候雞爪很香。這句諺語類似於中國成語“壹人得道,雞犬升天。”有異曲同工之妙。意思是壹個家庭裏會有人跟著看風景;或者關系好的人有壹個人有好處後,其他人也會有好處。現在有人把這句話套用在官場上,“裙帶關系”和這句話有關系。
“狗去看戲。”指的是那些完全不懂劇的人,人們嘲笑,卻完全不給予任何指導。這裏主要講的是不是專家或者對事物完全沒有了解的人,跟風,對自己的話沒有主見。
“被子裏吹口哨。”這個俚語是在大躍進時期形成的。據說有壹個生產隊的隊長早上快要開始工作的時候沒有起床,就在被子裏吹哨子告訴隊員們開始工作。這句話常用來嘲笑那些不以身作則的人。
“白天抓鳥,晚上抓牛耕。”原意是壹個小夥子白天不種地,抓鳥來玩;白天沒有耕種土地,只好晚上耕種(這是臨高的寓言)。主要用來表示“今天應該做什麽,今天應該做什麽”。不要把應該先做的事情留到以後做。臨高的父母經常用這句話來教育孩子好好學習,不要浪費大好時光。
"十頂帽子等於壹頂草帽。"所謂“帽子”,是指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民或勞動人民。草帽是比帽子多得多的帽子,所以“草帽”指的是腦力勞動者或比幹粗活更體面的勞動者。農村的農民很難送壹個孩子上學,也就是說,在農村,需要十個勞動力來分擔送壹個孩子上學的負擔。這反映了當時高生產力的落後,同時也說明了送孩子上學求知識的艱辛。
“家事在手,人情在言。”這是壹句教人要善於與人打交道的俚語。所謂家務,也是指家庭財產,是自己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但是人情就不壹樣了。這取決於妳的嘴。如果妳想學會與人交流,妳必須運用妳的口才。妳的家庭財產不為人知,但妳與人交往的能力別人是看得見的。
“口甜心鉤。”意思是壹個人嘴甜,心黑。這和“口蜜腹劍”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用臨高方言說出來更精彩。
“猴臉”是罵人的話。說壹個人醜或者不受歡迎。
“屁股皮就是臉。”形容壹個人臉皮厚,不要臉。這也是很惡毒的詛咒,除非關系很僵。
"合上褲管."這說明兩個人關系很鐵,什麽事情都是兩個人壹起做或者想法壹致。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壹種是兩個人關系很好,想法壹致。另壹層意思是兩個人相互勾結。
“試著按響,但是吹不響。”這是壹句很有意思的話,意思是當壹個人試著吹哨子的時候會響,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就不響了。主要用來形容壹個人在沒有真正需要的時候,表現的很優秀,很好。但是真正需要的時候,卻發揮不了什麽作用。這句話常用來形容壹場比賽或者去考場。看起來很不錯,但是真正考試的時候表現不好或者根本沒有。
“火犬。”只是壹條被火烤的狗。這也是壹個罵人的詞,形容壹個人無緣無故的大笑,咧著嘴笑。
“吹嗩吶。”意思是吹牛。但用臨高方言說話,比吹牛更有深度。
“笨得像頭牛。”意思是壹個人不愛說話,遇到熟人或者朋友不愛打招呼。他壹言不發地走了過去。平時父母都是用這句話來教育孩子遇到長輩或者熟人要打招呼。但上面寫著“豬見了主人會哼哼,妳見不到別人會啞巴如牛。”
“媳婦給婆婆打工。”意思是剛過門的媳婦,總喜歡在婆婆面前表現的很主動很勤快。這句話的另壹層意思是:壹個人不是這樣的,只是為了給別人壹個好印象,在別人面前總是表現的很積極,但是沒有人的時候,他的懶惰就出來了。老師上課經常用這句話,教育學生說:“學習的時候不要‘給婆婆打工’,要腳踏實地的學習,真正熱愛學習。”
“拿著大鉗子。”這是說壹只大螃蟹就和它的鉗子壹樣大,看起來很牛逼很嚇人,其實根本什麽都沒有。用來形容壹個人看起來很偉大,其實外強中幹。另壹層意思是看起來很可觀,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先偷針,再偷馬。”臨高方言中,“針”和“馬”的元音相同,都讀“A”。這句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經常用到的。教孩子不要壞,不要偷。它蘊含著壹種事物發展的哲學: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壹個過程,從小到大,從無到有,從量變到質變。想讓孩子以後不偷馬,就要在他“偷”(拿)別人針的時候教育他,不要讓他養成這種想法。
"簸箕裏裝滿了米,簸箕裏裝滿了糞."剛進門的媳婦不懂農活,用簸箕(當然是新的)打飯。當然她會被婆婆罵。然而,簸箕是用來裝糞肥的(在農村地區,簸箕是用來收集農業肥料的。),還被婆婆。這是用來說無論妳做什麽,總是被別人無端指責;也就是說老壹輩的人總是找晚輩的茬,無端找事情罵。
“上床檢查被子。”我在別人的床上找到壹床被子,據為己有。指那些厚顏無恥的人,拿走了原本屬於別人的東西,這個東西被認定是屬於別人的。這句話經常用在別人公然侵犯自己利益的時候,對於罵來說很有分量。
“膽小鬼,遇到鬼了。”明明是個膽小的人,卻偏偏遇到了鬼。用來形容人遇到麻煩時把事情搞得更糟。有“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意思。
“再黑的路,都有人走。”意思是不管什麽情況,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也意味著無論多麽困難和危險,都會有人去嘗試和挑戰。有時這也意味著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這句話經常在人們遇到困難時用來激勵他們。
“大辣男。”用來形容特別潑辣霸道的女孩子(尤其是少婦)。有時候女生不聽父母的話,做男生該做的事,父母會說:“妳真是個辣妹!”" .這句話常用來罵“假小子”,比現代的浪女、辣妹更有深度。
臨高俚語浩如煙海,這只是我收集的壹小部分。這些諺語用臨高方言說出來,意味深長,發人深省。翻譯成中文,韻味依舊。看來讀起來也是耐人尋味,深思熟慮。(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