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出什麽信四字成語

什麽出什麽信四字成語

1. 什麽什麽信四字成語

1. 難以置信、

2. 通風報信、

3. 言而不信、

4. 去食存信、

5. 徙木為信、

6. 言而無信、

7. 魚書雁信、

8. 魚水雁信、

9. 偏聽偏信、

10. 不令而信、

11. 隴頭音信、

12. 推誠相信、

13. 謂予不信、

14. 小忠小信、

15. 民保於信、

16. 言而有信、

17. 治兵以信、

18. 尾生之信、

19. 雲期雨信、

20. 似信非信、

21. 達誠申信、

22. 壹言之信、

23. 孝悌忠信、

24. 貪而無信、

25. 破除迷信、

26. 壹枝春信、

27. 果於自信、

28. 抱柱之信、

29. 賞罰不信、

30. 杖莫如信

31. 難以置信、

32. 通風報信、

33. 言而不信、

34. 去食存信、

35. 徙木為信、

36. 言而無信、

37. 魚書雁信、

38. 魚水雁信、

39. 偏聽偏信、

40. 不令而信、

41. 隴頭音信、

42. 推誠相信、

43. 謂予不信、

44. 小忠小信、

45. 民保於信、

46. 言而有信、

47. 治兵以信、

48. 尾生之信、

49. 雲期雨信、

50. 似信非信、

51. 達誠申信、

52. 壹言之信、

53. 孝悌忠信、

54. 貪而無信、

55. 破除迷信、

56. 壹枝春信、

57. 果於自信、

58. 抱柱之信、

59. 賞罰不信、

60. 杖莫如信

2. 形容生動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活神活現 形容生動逼真,像真的壹樣 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傳神阿堵 傳神:指好的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語,即這、這個.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能得其精神.呼之欲出 呼:叫,喊.形容人像畫得逼真,似乎叫壹聲就會從畫中走出來.泛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描寫十分生動.繪聲繪色 把人物的聲音、神色都描繪出來了.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繪影繪聲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繪聲繪影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畫龍點睛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誇多鬥靡 原指寫文章以篇幅多、辭藻華麗誇耀爭勝,後也指比賽生動豪華奢侈.窮形盡相 原指描寫刻畫細致生動,現在指醜態畢露.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象聽到他的聲音,象見到他本人壹樣.形容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非常生動逼真.栩栩如生 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壹樣.魚爛土崩 比喻國家內部發生動亂.有血有肉 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內容.多用來形容文藝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動.照本宣科 照:按照;本:書本;宣:宣讀;科:科條,條文.照著本子念條文.形容講課、發言等死板地按照課文、講稿,沒有發揮,不生動.畫龍點晴 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論辯風生 議論辯駁,極生動而又風趣.論議風生 談論得極其生動而又風趣.隨物賦形 謂針對客觀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態給予形象生動的描繪.惟肖惟妙 形容描摹得十分生動逼真 議論風發 形容談論廣泛、生動而又風趣.議論風生 形容談論廣泛、生動而又風趣.有聲有色 形容說話或表演精彩生動.予齒去角 謂天生動物賦予齒就不賦予角.比喻事物無十全十美.躍然紙上 躍然:跳躍.活躍地呈現在紙上.形容文學作品敘述描 *** 實生動.筆底春風 〖解釋〗形容繪畫、詩文生動,如春風來到筆下.筆底龍蛇 〖解釋〗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3. 四個字成語什麽信

隴頭音信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渺無音信 指毫無消息

不言而信 舊指君子不用說什麽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果於自信 果:果敢。形容過分自信。

難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民保於信 指執政的人有信還要有義,才能受到人民擁護。

偏聽偏信 偏面地聽了壹方面的話就信以為真。多指處理事情的態度不公正。

輕諾寡信 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壹定很少守信用。

破除迷信 原指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現也指解放思想,掃除自卑感,樹立敢想、敢說、敢幹的新風格。

通風報信 把對立雙方中壹方的機密暗中告訴另壹方。

謂予不信 如果以為我的話不真實。

尾生之信 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言而無信 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

言而有信 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杳無音信 音信:消息,回信。沒有壹點消息。

半信不信 指不完全相信。

半疑半信 有點懷疑,又有點相信。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抱柱之信 後用以表示堅守信約。

背義負信 指背棄道義,不守信用。

鸞音鶴信 比喻仙界的音信。

美言不信 信:信實,真實。詞藻華美的言辭、文章,內容往往不真實。

棄義倍信 背離信義。謂不講道義,不守信用。倍,通“背”。

輕言寡信 謂說話輕率而缺少信用。

去食存信 比喻寧可失去糧食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貪而無信 貪婪而又不守信用。漢·應劭《鮮卑胡市議》:“以為鮮卑隔在漠北,犬羊為群,無君長帥廬落之居,又其天性,貪而無信。”

通風討信 猶言通風報信。

無征不信 沒有驗證的事不可相信。

孝悌忠信 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此指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標準。

言而不信 見“言而無信”。

魚書雁信 見“魚書雁帖”。

雲期雨信 指男女約定幽會的日期。

4. 什麽是什麽信的四字詞語

是 信的四字詞語 :

半信半疑、

信誓旦旦、

難以置信、

信口開河、

善男信女、

信口雌黃、

通風報信、

背信棄義、

深信不疑、

信以為真、

言而不信、

將信將疑、

篤信好學、

意忌信讒、

貞信之行、

去食存信、

訥直守信、

言信行果、

言而無信、

姑妄信之、

棄信違義、

偏聽偏信、

棄信忘義、

疑信參半、

信而有征、

信受奉行、

魚書雁信、

不令而信、

信嘴胡說、

信及豚魚

5. 信四字詞語有哪些

信四字詞語有哪些 :

半信半疑、

信誓旦旦、

難以置信、

信口開河、

善男信女、

通風報信、

信口雌黃、

深信不疑、

言而不信、

將信將疑、

信以為真、

背信棄義、

篤信好學、

去食存信、

言信行果、

訥直守信、

意忌信讒、

貞信之行、

棄信忘義、

信及豚魚、

信嘴胡說、

姑妄信之、

言而無信、

棄信違義、

徙木為信、

信受奉行、

疑信參半、

偏聽偏信、

魚書雁信、

信而有征

隴頭音信、

信馬由韁、

信外輕毛、

威信掃地、

推誠相信、

偏信則暗、

魚水雁信、

信手拈來、

言而有信、

謂予不信、

自信不疑、

貪而無信、

不令而信、

信口胡謅、

履信思順、

似信非信、

花信年華、

民保於信、

魚信雁書、

昂首信眉、

講信修睦、

孝悌忠信、

睦友以信、

信口胡說、

治兵以信、

忠信樂易、

達誠申信、

小忠小信、

取信於民、

輕諾寡信

信以為實、

果於自信、

信使往還、

違信背約、

惇信明義、

信言不美、

果刑信賞、

信步而行、

信筆塗鴉、

壹言之信、

詘寸信尺、

壹枝春信、

信不由衷、

賞信必罰、

杖莫如信、

卬首信眉、

雲期雨信、

物微誌信、

信使往來、

鸞音鶴信、

半信不信、

篤信好古、

信以為本、

青鳥傳信、

破除迷信、

壹言立信、

信而好古、

無征不信、

不言而信、

棄義倍信

尾生之信、

抱柱之信、

信步漫遊、

賞罰不信、

壹詘壹信、

忠款誠信、

納忠效信

6. 什麽諾什麽信的四字成語

輕諾寡信

拼音 qīng nuò guǎ xìn 簡拼 qngx

近義詞 輕言寡信、花言巧語 反義詞 壹諾千金、不輕然諾

感 *** 彩 貶義詞 成語結構 聯合式

成語解釋 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壹定很少守信用。

成語出處 先秦·李耳《老子》:“夫輕諾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成語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例子 吾家非輕諾寡信。(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鳳仙》)

英文翻譯 make promises easily but seldom keep them

成語正音 諾,不能讀作“ruò”。

成語辯形 寡,不能寫作“剮”。

產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