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壹團和氣的成語典故

壹團和氣的成語典故

壹團和氣的成語典故:

宋代洛陽理學家程顥倡導主敬存誠的觀念,表面上宣揚孔孟之道,實際上兼采佛老之學,他死後,文彥博給他題墓碑明道先生之墓,他的信徒謝顯通描寫程顥的形象是:明道終日坐著,好像泥塑的人,但他接待客人時卻是壹團和氣。

後人據此傳說,把程顥畫成壹個童子打扮而面目親善的團形人像,雙手展示壹軸象征著業已失傳之"丹書"的紙卷。紙上書寫“和氣生財”或“和氣吉祥”、“寶聚財豐” 等字樣,以此為企盼吉祥、和樂、圓滿、生發的瑞圖。

擴展資料

壹團和氣,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tuán hé qì,形容態度和藹可親。出自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三引《上蔡語錄》。

成化帝朱見深曾作畫《壹團和氣圖》為故宮館藏瑰寶。該作品意在闡釋華夏自古的中庸思想,代表了本土的儒、道與外來的佛和平***處的和諧觀。

天順八年(1464年,甲申)正月十七日,二十二日,皇太子朱見深即皇帝位,以第二年為成化元年。因此,成化元年六月初壹應是成化帝即位接近壹年半左右。

出於對群臣萬眾壹心的期望,他繪《壹團和氣圖》並制《壹團和氣圖贊》的用意,與為於謙平反,並承認代宗景泰帝的歷史地位有直接關系,對朝政的安定團結有積極意義。 明憲宗成化朱見深繪制《壹團和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