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有關人物的成語有:
1、劉禪:樂不思蜀?
2、劉備: ?三顧茅廬
3、呂蒙: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4、諸葛亮:初出茅廬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5、關羽 : ?過五關斬六將 大意失荊州
6、趙雲:壹身是膽
成語: 樂不思蜀
拼音: lè bù sī shǔ
解釋: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出處: 《三國誌·蜀書·後主傳》裴松之註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舉例造句: 那麥思敦更覺氣色傲然,或飲或食,忽踴忽歌,大有“此間樂不思蜀”之意。 ★魯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拼音代碼: lbss
近義詞:?樂不可支、樂而忘返
反義詞:?落葉歸根、戀戀不舍
歇後語: 被浮的阿鬥
燈謎: 劉禪到中原
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忘本
英文: indulge in pleasure and forget home and duty
故事: 三國時蜀國昭烈帝劉備死後,劉禪即位。諸葛亮死後,蜀國滅亡。後主劉禪投降了司馬文王司馬昭。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劉禪看得津津有味,司馬昭問劉禪感受如何,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司馬昭譏笑他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