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理所當然
讀音:[ lǐ suǒ dāng rán ]
釋義:從道理上說應當這樣。
出處:隋·王通《文中子·魏相篇》:“非辯也,理當然耳。”
白話譯文:並不是狡辯,從道理上說應當這樣。
二、螳臂當車
讀音:[ táng bì dāng chē ]
釋義:比喻不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去做辦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敗。也說螳臂擋車。
出處:《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白話譯文:妳知道這只螳螂嗎,全力伸展它的臂膀來阻擋車輪,卻不知它不能勝任(這件事)。
三、以壹當十
讀音:[ yǐ yī dāng shí ]
釋義:壹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勇敢善戰,以少勝多。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壹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白話譯文:楚國的戰士沒有壹個不是以壹當十,楚國士兵的呼聲動天,諸侯的軍隊中每個人都很惶恐。
四、壹馬當先
讀音:[ yī mǎ dāng xiān ]
釋義:作戰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先或帶頭。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六回:“壹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白話譯文:作戰時策馬沖鋒在前,奔馳著從山上下來,就好像天崩地裂的勢頭。
五、大敵當前
讀音:[ dà dí dāng qián ]
釋義:當:面對。面對著強敵。形容形勢嚴峻。
出處:清·劉鶚《老殘遊記續集》第壹回:“大敵當前,全無準備,取敗之道,不待智者而決矣。”
白話譯文: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卻毫無準備,這是註定要失敗的,不用智者,我就可以這樣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