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待人如傷”解析如下:
發音:[shmín rúshāng]。
釋義:視:見、治;如傷:像傷病員,經不起折騰。把人民當傷病員,只能安慰他們,卻不忍打擾他們。形容非常愛惜人民。
引用:《左傳·哀公元年》:聞國之富強,視民如傷,是我之福。
同義詞:愛民如子,待民如子,愛民如子。
反義詞:把人當敵人,漠視人的生命,漠視人的生命。
造下列句子:
宋代的程顥以“待人如傷”二字為座右銘,無論到哪裏為官,都以此激勵自己。
把人當傷是福;視人民如糞土是壹種詛咒。
聖人待百姓如傷,暴君坐觀其變。
主待百姓如傷,臣當分憂。
都說天下之人皆和,仁者也。如果他們不殺人,人們就會回到他們身邊。所以文王待人如傷,這也叫。
還是給他吧,鄭祖琛真的是缺乏憐憫,但是廣西人民要壞了,這絕對不是我這個皇帝把人民當傷口壹樣對待的本意。
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宋代理學的創始人程顥在《二程翠言》中記載:“如待百姓如傷,則可保之。”
國之富強,視民如傷也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