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耳忘私公爾忘私公子哥兒公才公望公私兼濟公諸同好公正廉明公正不阿公正無私公正廉潔公平合理公平交易公私交困公私兩濟公私兼顧公明正大公忠體國公是公非公規密諫公報私仇公買公賣公聽並觀公門桃李公平無私公平正直公之於眾公私兩便公私兩利公而忘私公事公辦公事公辦公道合理公子王孫公字開頭成語解釋1) 公報私仇:假借公事報私人的仇恨。
2) 公爾忘私:壹心為公而忘卻私事。3) 公平合理:指處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4) 公私兩濟:指對公家私人都有好處。5) 公私兩利:指對公家私人都有好處。
同“公私兩濟”。6) 公聽並觀:多方面聽取意見和觀察事物。
7)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8) 公正廉潔:指廉潔奉公,不循私情。
9)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潔嚴明。10) 公正無私:辦事公正,沒有私心。
11) 公之於眾:公:公開;之:代指事物的內容;於:向;眾:大眾。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12) 公忠體國:指盡忠為國。13) 公諸同好:公:公開;諸:之於;同好:愛好相同的人。
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愛的東西拿出來,使有相同愛好的人都能欣賞。14) 公子哥兒: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15) 公子王孫:舊時貴族、官僚的子弟。16) 公平交易:公平合理的買賣。
17) 公平無私:辦事公平,沒有私心。18) 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營私。
19) 公事公辦:公事按公事的原則辦,不講私人情面。20) 公是公非:公認的是非。
21) 公私兼顧:既照顧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顧到私人的利益。22) 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23) 公私兩便:對公家私人都便利。24) 公耳忘私:壹心為公而忘卻私事。
同“公爾忘私”。25) 公規密諫:指多方勸諫。
公,公開;密,私下。26) 公買公賣:公平合理地買賣。
27) 公門桃李:公:對人的尊稱。尊稱某人引進的後輩、栽培的學生。
28) 公明正大:公正無私,光明磊落。29) 公報私讎:假借公事報私人的仇恨。
同“公報私仇”。30) 公才公望:才:才識;望:名望。
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31) 公道合理:指處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同“公平合理”。32) 公而忘私:為了公事而不考慮私事,為了集體利益而不考慮個人得失。
包含公字的成語意思1) 葉公好龍: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2) 王公貴戚:泛指皇親國戚。3) 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謀取私人的利益。
4)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權貴。亦作“名公鉅卿”。
5) 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顯要人物。亦作“名公鉅人”。
6) 明公正氣: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7) 明公正義: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
同“明公正氣”。8) 木公金母:即仙人東王公和西王母。
後用於祝壽,比喻慶壽之主人夫婦。9) 欺公罔法:欺騙公眾,無視法律。
10) 棄公營私:丟棄公益,謀求私利。11) 山公倒載:指醉酒後躺倒在車上。
形容爛醉不醒。12) 生公說法: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
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13) 損公肥私:損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獲利。14) 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15) 托公報私:借公事報私怨。16) 托公行私:猶言假公濟私。
假借公家的名義,謀取私人的利益。17) 王公大人:國君重臣。
後泛指高官貴人。18) 名公鉅卿:指有名望的權貴。
同“名公巨卿”。19) 名公鉅人:指有名望的顯要人物。
同“名公巨人”。20) 明公正道: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
同“明公正氣”。21) 假公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謀取私人的利益。
同“假公濟私”。22) 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義謀取私利。
23) 賣公營私:指出賣公眾利益以謀求個人私利。公字開頭的成語接龍公私兩濟 → 濟濟壹堂 → 堂堂正正 → 正經八百 → 百喙如壹 → 壹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 天壤之別 → 別有洞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 天壤之別 → 別無長物 → 物極必反 → 反敗為勝 →勝友如雲 → 雲消霧散 → 散馬休牛 → 牛毛細雨。
2. 以“公”字開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1、公忠體國
2、公事公辦
3、公之於眾
4、公聽並觀
5、公爾忘私
1、公忠體國 拼音:[ gōng zhōng tǐ guó ]
解釋:指盡忠為國。
出處:郭沫若《奴隸制時代·〈侈靡篇〉的研究》:“辦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壹定要用公忠體國的有才能的人,來辦這項國事。”
2、公事公辦 拼音:[ gōng shì gōng bàn ]
解釋:公事按公事的原則辦,不講私人情面。
出處:宋·魏了翁《奏外寇未靜二相不鹹曠天工而違明幾》:“自今公事公言,進而明目張膽以陳之論奏,退而同心協慮以見之施行,毋面從而背違也。”
3、公之於眾 拼音:[ gōng zhī yú zhòng ]
解釋:公:公開;之:代指事物的內容;於:向;眾:大眾。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4、公聽並觀 拼音:[ gōng tīng bìng guān ]
解釋:多方面聽取意見和觀察事物。
出處:《三國誌·魏書·蔣濟傳》:“臣竊亮陛下潛神默思,公聽並觀,若事有未見於理而物未周於用,將改曲易調,遠與黃唐角功,近昭文武之跡,豈近習而已哉?”
5、公爾忘私 拼音:[ gōng ěr wàng sī ]
解釋:壹心為公而忘卻私事。
出處:明·李贄《晃錯》:“[晃錯]公爾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傷晃氏之不安矣。”
3. 十壹開頭的四字成語瘋狂猜成語十的成語 :
五光十色、
十字路口、
十指連心、
壹五壹十、
十全十美、
神氣十足、
十拿九穩、
十世單傳、
以壹當十、
十年寒窗、
七老八十、
十八般武藝、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五十步笑百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八九不離十、
十有八九、
女大十八變、
十惡不赦、
壹傳十,十傳百、
不管三七二十壹、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十八層地獄、
十萬八千裏